一、中国边疆危机的背景
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妥协退让。
二、危机的表现
东南:美国、日本侵略台湾。中日《北京专约》(《台事专条》),琉球问题(1879)。
1885-10,台湾建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西南:英国侵略云南、西藏。马嘉理事件-烟台条约》,《藏印条约》、《藏印续约》。
西北:俄国、英国侵略新疆。阿古柏-哲德沙尔(七城之国)-毕条勒特(洪福之王)。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海防西征,力难兼顾……移西饷以助海防”;左宗棠“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左宗棠收复新疆;中俄伊犁交涉-曾纪泽“探虎口而索已投之食,障川流而挽既逝之波”。1884年,新疆建省,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
东北:美国、日本侵略朝鲜。
三、中法战争
1、法国侵略越南
1861-占南圻,1862-《西贡条约》;1873-北犯,刘永福-黑旗军,临洮大捷-击毙安邺;1874-《和平同盟条约》;1882-再次北犯,清政府应邀出兵;1883-5,黑旗军-纸桥大捷-击毙李维业;8月《顺化条约》-取得对越南的“保护权”。
2、中法战争的爆发和经过
鉴于中越两国的特殊关系,越南两次谴使来华请求支援。而面对法国侵略越南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威胁,清政府内部却出现了两派分歧:主和—李鸿章“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一时战胜,未必历久不败,一处战胜,未必各口皆守”;主战—左、曾、张“此唇亡齿寒之患也……一战不胜,则谋再战,再战不胜,则谋屡战”。清政府举棋不定,两面三刀:一面派清军进驻越北,一面又令其不可轻动;一面谕奖刘永福抗法,一面又暗藏借法军之手消灭黑旗军的阴谋;一面抗议法国侵略越南,一面又企图通过和谈或第三国调停,寻求妥协。所以,从明交暗战,到阳抗阴降,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1884-12,法军向驻守在越南山西的清军发起攻击,正式挑起中法战争。
战争经历两个阶段:1883-12—1884-5为第一阶段,战争在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进行。清军节节败退,法军占领全部红河三角洲地区。1884-5签订中法《简明条约》(李福简约):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撤回驻越南的军队,中越边境开放通商。
1884-8—1885-4,战场扩大到中国本土。1884-6,北黎冲突。1884-8-23,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妥协投降政策的结果。闽浙总督何璟“日惟蠖屈署中,拜佛念经,以冀退敌…此外别无良策”。船政大臣何如璋“对于目前敌患,绝不预防…严谕水师,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帮办军务大臣张佩纶“老女配幼樵,无分老幼;东床既西席,不是东西”。1884-8-26,宣战。10月,法军侵犯台湾,遭到顽强抵抗;1885-1,侵扰浙江镇海,统帅孤拔被击伤,后死于澎湖。1885-3,镇南关大捷—中法战争的转折点。南人鼓舞成嗟叹,数十年来无此战,献果焚香夹道迎,痛饮黄龙何足算。
3、奇怪的结局
李鸿章“乘胜即收”。1885-4-4,《停战协定》-“李福简约”有效。6-9,《中法新约》。法国不胜而胜—达到了战争目的,夺取了越南,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并率先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预示着资本输出时期的即将到来。中国不败而败——“非战之罪,不力战之罪也”;“电飞宰相和戎惯,雷励班师撤战回,不使黄龙成痛饮,古今一辙使人哀”。
四、中日战争
中日战争是19世纪60-90年代中国边疆危机的最主要、最突出的表现。这场战争不论是对中国、还是对日本的近代历史发展进程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深远的影响,甚至对整个亚洲乃至世界历史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战前的国内外形势
战前的日本
1、中日关系的简单回顾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秦始皇时代,就产生了“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当时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派方士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到海上仙岛蓬莱寻找仙人仙药。而徐福入海之后,“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成为日本的祖先-徐福祠。到了汉代,中日两国的交往就有了正式的文字记载。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日本列岛的倭奴国既派使奉贡朝贺,光武帝赐以紫绶金印-“汉委奴国王”。1784年该印在日本出土,是为确证。
此后,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日渐频繁,尤其在隋唐时期,日本不断谴使来华,学习中国文化,学习中国先进的典章制度,直接促成了日本的大化革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进步。在整个古代历史时期,基本上是日本学习中国,所以有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母体之说。许多日本朋在谈到中日的历史关系时,也常说中日“同文同种”- 同种是指同一种族,同文也是实际-日本起初使用的文字就是汉字,其第一部史书《古事记》就是用汉字写的,后来才创造了由汉字演变而成的片假名、平假名。所以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许多在中国已经被历史湮没的传统、习俗在日本还保留着,如茶道、和服等),甚至日本的明治维新,从一个侧面来看,也可以说是受汉学长期浸淫而形成的“尊王攘夷”(倒幕-维新)思潮的结果。
历史进入近代时期,中日关系逐渐发生逆转:由中日友好交往史逐渐变成日本侵华史,由日本向中国学习变为中国向日本学习。近代之初,中日两国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是封建社会末期,闭关锁国时代。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日本随即也遭受了西方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始向半殖民地的深渊滑落。随后,中日两国又几乎同时走上了近代化的历程—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但是由于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改革,所以也取得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洋务运动—地主阶级自救,没能富国强兵,以破产失败而告终;明治维新—资产阶级革命,则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跻身于西方列强之列,转而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甲午战争就是两国近代化的分水岭。
2、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明治维新是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明治政府是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有浓厚的封建性,社会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十分狭小;而且日本国土狭窄,资源贫乏。因此,日本要充分发展资本主义,满足新兴资产阶级的无穷贪欲,只有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所以日本从走上近代舞台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军事侵略性,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邪恶道路。
3、日本对战争的准备
日本对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进行了长期、周密、细致的准备。
①方针政策:明治政府一建立,就确定了“强兵为富国之本”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公开鼓吹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随后又制定了以侵略朝鲜、中国为中心、进而征服整个世界的“大陆政策”,作为日本的基本国策,积极准备发动侵略战争。
②经济方面:把国民经济纳入军国主义轨道,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大力增加军事预算。到战争前夕,已经拿出全部财政收入的50%用于扩军备战。
③军事方面:普遍实行征兵制,积极扩充海陆军。1885年制定十年扩军计划,到1893年提前完成,建成一支拥有常备兵63000人、预备役23万人的新式陆军和一支拥有各种舰艇40艘、总吨位达6万多的新式海军,并以中国为假想敌进行编制和训练。此外,还以参谋本部为核心,建立情报网,刺探、收集中国各方面的情报,绘制了包括朝鲜、中国东北和渤海湾在内的军事地形详图,为发动战争做了充分准备。
④思想舆论:一方面大力宣扬武士道精神,奴化广大将士,让他们为天皇效忠,为军国主义卖命;另一方面在日本社会宣传危机感,为对外扩张制造舆论。1890年,日本发生经济危机,急需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军阀头子山县有朋出任首相,在施政演说中公开宣称:朝鲜、中国东北是与日本安危密切相关的地区,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必须对这些地区加以“保护”,借以煽动日本国民对发动侵华战争的狂热情绪。
⑤外交方面:利用英、美与俄国争夺远东的矛盾,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英美的支持。
战前的世界
英-俄矛盾。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对远东、中国的侵略占有明显优势地位;而沙俄为了在太平洋沿岸取得一个不冻港,早就觊觎中国的旅顺、大连,对中国东北和朝鲜虎视眈眈,对英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传统优势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于是就想扶植新兴的、而且同样对朝鲜和中国东北极感兴趣的日本,利用日本的刺刀来阻止沙俄势力的南下。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在19世纪末期已经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当时正忙于与西班牙争夺美洲,无力在远东进行大规模军事扩张,所以一直采取扶植日本的政策,利用日本来扩张自己的势力。德、法则想趁火打劫。只有沙俄对日本的北进政策深感不安,但由于国内状况糟糕,并不想在远东采取大的军事行动。这样,各主要资本主义列强为了自身的利益,对日本的侵略活动,或者支持,或者纵容,这也是甲午战争得以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战前的清朝统治集团
正当日本磨刀霍霍,准备向朝鲜、中国大举进攻之际,腐朽的清王朝内部,却在进行着帝党-后党的权力之争。面对迫在眉睫的战争问题,又产生了主战、主和的严重分歧。清政府中的当权派力求妥协,避战求和,从而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反倒加速了战争的到来。
1875-1,同治帝病逝,光绪继位,1889年开始帝后党争。战争爆发前,西太后-李鸿章一意主和,幻想通过西方列强的调停避免战争。清政府的软弱使日寇更加嚣张,同时也使清政府在战争爆发前未做任何准备,战争爆发后则陷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结果仅仅经过八个月的时间,堂堂天朝大国就被小小东洋岛国打得落花流水,被迫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空前严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陷于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
朝鲜问题
朝鲜问题是甲午战争所以爆发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甲午战争的导火索。1876年,江华岛事件,日本企图乘机把侵略势力伸入朝鲜。但当时朝鲜是清王朝的藩属国,日本要大到上述目的,必须先割断朝鲜与清王朝的关系。所以日本先派人到中国,进行试探交涉。而昏庸的总理衙门官员不愿多事,于是答复日本使者说:朝鲜虽为天朝属邦,但其政教禁令,天朝向不过问。此举正中日本下怀,于是转而与朝鲜直接交涉。朝鲜自非日本之敌,被迫签定《江华条约》,给予日本自由通商、领事裁判等侵略特权,并在条约第一条开宗明义地写上了“朝鲜为自主自邦”。总理衙门接到条约文本,方始后悔。李鸿章也感到大事不妙,弄不好朝鲜要被日本吃掉,于是让朝鲜也来个“以夷制夷”,把西洋各国势力引入了朝鲜。
1882年,壬午兵变,《仁川条约》,日本取得在朝驻兵特权。1884年,甲申政变,1885年,中日《天津会议专条》,规定将来朝鲜若再发生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行文互相知照。埋下了战争的引线。
1894年5月,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驻朝代理公使杉村估计朝鲜政府无力镇压,必将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认为这是日本出兵朝鲜、挑起战争的天赐良机,于是屡次建议日本政府尽快做好出兵准备,同时向清政府驻朝总理通商交涉事务袁世凯表示:“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乱……我政府必无他意”,诱使清政府落入日本预设的圈套。
李鸿章轻信了日本的保证,在接到朝鲜政府的正式请求后,于6月5日奏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1500人陆续开赴朝鲜牙山,6月6日,知会日本政府。
而早在6月2日,日本内阁已经通过了出兵朝鲜的决定,6月6日,成立了战时大本营,到6月底,进入朝鲜的日军已达1万余人,控制了从仁川到汉城的所有军事要地,并对牙山清军形成包围之势。战争已迫在眉睫,一触即发。清政府为避免冲突,息事宁人,建议两国同时撤兵,,而日本政府断然拒绝,说是要帮助朝鲜改革内政,挑起战争的意图已十分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仍奔走于各国公使之间,一意幻想通过他们的调停,避战求和。同时训令驻牙山的清军静守勿动,“我不先与开仗,谅彼亦不能动手……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即谁理诎”。而日本则利用有利时机,不断增兵朝鲜,到7月中旬,侵朝日军已超过3万人。
7月23日,日军闯入朝鲜王宫,劫持了朝鲜国王;25日,迫使朝鲜国王出面“邀请”日军驱逐牙山清军。同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中国运兵船和护卫舰,终于不宣而战,发动了侵略朝鲜、中国的甲午战争。
(二)战争的经过
1、丰岛-牙山之战—1894-7-25。对清军只是小挫,对日军引发狂热。
2、平壤战役—1894-9-15。8月中旬2万多清军陆续抵达,但统帅叶志超未做充分准备和具体战斗布置。紧急关头不组织抵抗而狼狈溃逃,“一夕狂驰五百里”,把朝鲜轻易让给了日本侵略军。
3、黄海大战—1894-9-17。决定性战役。北洋海军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仍可与日本海军相抗。关键是李鸿章为保存实力,令其避匿威海,把制海权拱手相让,并造成北洋海军坐以待毙。
4、辽东半岛之战—1894-10—11。清军几乎是望风而逃,只有总兵徐邦道率军苦战三天。旅顺大屠杀。
5、威海卫战役—决定性战役。北洋海军失去战机,腹背受敌,顽强抵抗,弹尽援绝,刘步蟾、丁汝昌先后自杀。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告一段落。
1895-3,8万湘军出战,声势虽大,却一触即溃,六天之内连失三城。辽东民众的自发抗战—“宁做中华的断头尸,不做倭寇的屈膝人”。
*清王朝惨败原因:政治腐败—战前缺乏准备,避战妥协:①移海军经费建颐和园,致使北洋水师自1888年成军后再未添置新舰、改进装备;②陆军装备也较日本落后,尤其是海陆军在训练上比日军严重松弛;③帝党主战,后党主和,政治上不统一,军队间也派系分歧,难以形成集中统一指挥;④掌握实权的西太后、李鸿章在战云密布时,仍寄希望于帝国主义的调停,力求避战妥协,不进行战守准备,致使临战之时形成被动局面。
战时措置失误,畏战求和:①平壤之战没有抓住战前时机进行准备,战时稍受挫折就狼狈溃逃。②李鸿章对舰队使用不当--黄海大战炮弹准备不足,缺乏有力指挥,尤其是战后令舰队避匿威海,把制海权拱手相让;听任日军在花园口、荣城湾登陆。③辽东之战,几乎是遇敌即溃,没有认真抵抗。④威海卫陆路炮台的资敌。⑤药不配弹,子不对枪,造成战场失利。⑥不敢坚持长期斗争,派使求降。日本—裸体配刀的武士。
(三)《马关条约》
1、签订:1895-1,派使求和,被逐。3月,李鸿章亲往,谈判……
4月17日,签约。
2、内容、危害:
①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自主”。实质上是承认日本对朝鲜的完全控制,从而实现了日本吞并朝鲜、把朝鲜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的野心。
②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是对中国领土的又一次大劫夺,使中国失去了大片战略要地,直接助长了列强分割中国领土的野心,成为列强瓜分中国的信号。
③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总收入,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迫使清政府为了偿付赔款,不得不大借政治奴役性洋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
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列强的势力得以进一步深入中国的腹地、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广大地区。
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为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打开了方便之门,却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3、三国干涉还辽
日本割占辽东半岛与沙俄的“远东政策”发生了尖锐冲突,于是它纠集同样想谋取侵华利益的法、德两国,于1895-4-23联合照会日本,“劝告”日本退还辽东半岛。日本无力与三国相抗,“对于三国不能不完全让步,但对于中国则一步不让”,索取了3000万两“赎辽费”作为补偿。“三国干涉还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
(四)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马关条约》签订,台湾人民义愤填膺。爱国士绅丘逢甲奉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建立“台湾民主国”。5月,清政府派李经方为割台大臣,办理交割手续,并令台湾文武官员迅速撤回大陆。5月下旬,日军登陆。6月初攻陷基隆,侵占台北,唐景崧等逃回大陆。台湾民众则纷纷组织抗日义军,配合刘永福部清军,进行武装反割台斗争。新竹保卫战,台中-彰化之战,嘉义-台南之战。从5月到10月,台湾军民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抗击了三个师团、5万近代化装备的日军,使其总损失达32000人,充分说明了民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反侵略潜力。此后的半个世纪,台湾人民也从未停止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
五、中日战争的影响
1、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造成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加速了日本向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转变过程,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发展,使日本成为远东最危险的侵略势力和战争势力,成为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3、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4、刺激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的高潮。《马关条约》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刺激了中国各阶层人民的全面觉醒,以救亡图存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维新改良运动、民主革命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后期洋务派自强运动相继兴起。朝鲜也发生了义兵运动,后来发展为三·一起义。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