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孙中山及辛亥革命人物的研究是我系学者用力较多的一个侧面。1981年,赵矢元(与他人合作)在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前夕在国内率先出版了《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一书,在这同时和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赵先生又相继发表了《孙中山论太平天国革命》、《孙中山与义和团运动》、《孙中山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与日本的大亚洲主义的区别》、《孙中山与陈其美论略〉等一批研究孙中山的论文。其中《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一文指出,虽然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与日本大亚洲主义在表面上大致相同,但两者有本质区别,前者的主旨是争取亚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摆脱欧洲的殖民统治;后者的核心是要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大东亚共荣圈,因此它是日本大陆政策的核心。
徐凤晨的《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史学集刊》1988年第1期)一文研究了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思想内涵,论证了五族共和思想在辛亥之际争取各少数民族尤其是广大满族民众认清反清革命性质、使全国由动荡走向稳定过程中的突出作用。此间关于孙中山思想的成果还有曹靖国的论文《论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的"割据"思想》(《中国近代史研究文集》,东北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文章指出,"割据"思想是孙中山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其后期根据地思想的基础,值得重视。
对其他著名的辛亥革命人物的研究,成果最为集中的是徐凤晨的熊成基研究。早在1960年代,徐先生就对辛亥时期牺牲在吉林的著名革命家熊成基产生研究兴趣,并开始从《盛京时报》和地方档案中收集资料。历经十年的积累,1981年后,徐先生连续在《近代史研究》和《东北师大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杰出的民主革命家熊成基(
1980年)、《熊成基及其在吉林就义始末》(1982年)、《熊成基谋刺载洵辨析》 ( 1987年)等文章,使长期受到冷落的熊成基研究由此呈现高潮。徐凤晨对另外一些曾经在东北地区活动人物的研究亦收获颇丰,曾发表《吴禄贞与延吉边务交涉》(《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第1期)、《蒋大同与清末长春日报》(《东北师大社会科学丛书第7集》,《中国同盟会在东北地区的三次活动述略》(《东北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章太炎在长春"筹边"活动考略》(《
东北师大学报》1986年第5期)。上述文章均以挖掘地方文献为特点,考据缜密,尤其是涉及吴禄贞和章太炎的三篇文章更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为深入开展同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曲晓范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则主要着眼于辛亥革命与清末东北社会近代化和民初地方政局的变化。如在《清末东三省咨议局述论》(《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4期)一文中,作者论证了清末预备立宪期间东北三省咨议局的建立、机构运行过程以及咨议局活动对推进地方政权由专制向民主化演变方面的作用。在《清末东三省地方自治运动述评》(《辽宁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一文中考证了从1904年东三省保卫公所到1909年第四次国会请愿期间的东北地方自治运动的全过程,试图说明地方自治运动是辛亥时期与革命派武装起义并行的推动地方近代化的重要因素;在《民初一次肃贪惩暴的民主运动》(《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5期)的文章中,介绍了1912-1913年在吉林省爆发的一场地方军阀专制、驱逐省督陈昭常的民主运动基本经过,以此展示辛亥革命对吉林地方社会的深刻影响;《中华革命党在东北的三次反袁活动》(《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一文是在是在挖掘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考察和论述了以往鲜为人知的二次革命前后中华革命党在东北地区的反袁史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