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教学机构 | 科研机构 | 科研设施 | 学科专业 | 科研成果 | 师资队伍 | 领导机构 | 教育培养 | 教育资源 | 学生工作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早在1978年就建立了中国东北地方史研究室。主要研究东北民族与边疆史、奉系军阀史、中俄关系史。1997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得"专门史"硕士学位授予权。专门史学科与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日本研究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中心在我系设立的东北工作站相互合作,研究方向扩展并相对稳定在东北亚国际关系史、日本史、中国东北区域史研究领域。经过长期的学科发展和整合,东北师范大学专门史研究逐渐确定为东亚思想史、东北地方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和日本史四个方向。2003年,专门史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专门史学科各领域的研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多学科研究方法并重、史料学基础新颖而独到、历史研究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等特点。包括中国东北在内的东北亚地区又是中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四大国力量和利益最重要的交汇点,区域战略和全球战略问题、国家利益与集团利益、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问题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比世界任何其他地区都突出。日本的走向和朝鲜半岛形势的变化,首先影响中国东北地区甚至中国全局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学科各领域的发展,不但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还兼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韩东育 高乐才
周颂伦 邓峰
宋洪兵 徐绍清


    东亚思想史  通过中国传统思想与日本等东亚诸国间的思想渊源关系,认真梳理和探讨了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在东亚地区的传播途径和转生形态,首次明确指出中国古典实学事功学派在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早期近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内启蒙"作用,并指出了这一作用所凸显的"新法家"意义。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清理了新法家与新儒家、原始法家与原始儒家、新儒家与原始法家、新法家与原始儒家、新法家与原始法家之间的深刻关联,真实地再现了法家思想资源在促使日本近世思想界实现"本体的解构与重建"过程中所发挥的思想奠基作用,给缺乏这一过程的近代中国,提供了一个传统思想近代化的异域观察系统。研究在注重中日汉文经典的同时,还大量地运用了和文资料,并将近世日本和韩国观察当时中国实况的各类体裁记录、民间日记等资料亦纳入观察视野,力图将思想史研究落实到社会史层面,为中国学界对相关问题的思索提供具体而真实的参考依据。
    东北地方史  重点探讨了东北各族人民对东北的开发、帝国主义对东北的侵略和争夺、东北人民艰苦卓绝的反帝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战争和东北解放战争,以及东北民族的发展和边疆的演变过程。该研究,线索清晰地再现了东北区域的发展变化,以及近百年来东北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对全国的影响和东北地区在全国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东北地方史研究还着重探讨了近代东北国内移民政策、移民对东北土地的开发、移民对东北工商业·城市·文化的促进和发展、移民对东北的开发作用等问题,以及别国对东北的移民、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移民侵略政策、移民侵略的形式及目的等。
    东北亚国际关系史  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主要研究自从17世纪以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为止的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既研究东北亚地区国家相互之间的关系,也研究东北亚国家与世界其他地区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坚持运用多国外交政策档案文献的比较研究方法,将政治分析、决策理论方法与历史学研究方法结合起来。20世纪80年代,重在研究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90年代以来,以整理研究美国政府刚刚解密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文件1947-1977年·缩微胶卷》为基础,重点开展对冷战时代美国与东亚关系史、美国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史的研究。
    日本史  重在探讨近代日本社会转型问题、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及其影响问题。研究的时间范围从培里来航到"二战"后改革这一日本现代化充满矛盾但又取得若干成果的时代。指出,日本社会虽然在此期间完成了由封建向近代的转变,但现代化的作用在不同社会层面是各不相同的。研究从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验证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近现代日本与传统日本之间发生的连续、半连续半断裂和断裂三类关系,并以个案说明之,以理论剖析之,在国内相关研究中视角独特。
    专门史学科的上述四大研究方向都取得了开拓性的研究成果。1995年以来,先后承担中国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7项、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基金项目6项,获得科学研究经费近百万元。在中国古代"终极关怀"思想、日本近世新法家与近代启蒙运动、近代日本社会转型的历史特点及其影响、日本在中国东北移民政策、中国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萨满教、朝鲜半岛形势对中国东北社会发展的影响、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美国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学术观点和政策咨询报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美国研究》、《日本学刊》、《世界历史》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天人·人际·身心:中国古代"终极关怀"思想研究》、《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近代日本社会转型研究》、《日本在'满洲'的移民》、《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中国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旧满洲档研究》等20余部专著,向中共中央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咨询报告10余篇。获得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吉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宋庆龄基金会"孙平化日本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