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八座一官并非北魏独创,但北魏的八座却有着与其他政权完全不同的作用。冯君实在分析北魏八座产生的原因的同时,详细剖析八座的议事范围,说明八座是北魏政权重要议事机构,参与国家的重大决策,并可以驳大臣的建议,地位十分重要,带有军事民主残迹。他这一观点为史学界广泛接受和引用。此外,冯先生对于十六国时期史料整理也出突出贡献,其论著《通鉴长于晋书之十六国史录》(《文献学会论文集》1986)《屠本十六国春秋史料探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为史学界研究十六国历史提供重要资料参考。
  冯君实与高尚志长期合作,在共同的教学的同时,还在研究上进行广泛合作。二人早年曾一同到鄂伦春族进行考察,他们的杰作《鄂伦春族社会调查报告》为我们保留下鄂伦春族最原始的民风民俗历史资料,是后来学者研究鄂伦春历史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这是他们对中国历史研究的突出贡献。

  四、詹子庆研究观点概述
  詹子庆的研究方向是先秦史,尤以春秋战国史为主攻方向,近些年主要研究先秦礼制和先秦地域文化。早在1984年出版了由他编著的《先秦史》,是书反映了当时的研究状况,是指导青年自学先秦史的入门教材,评者认为它"深入浅出,恰合时需"。
  在春秋战国史研究方面,詹子庆重视对先秦士阶层进行历史考察,发表了《先秦士阶层的演变及其历史地位》,文中分析了从三代到春秋战国时期先秦士阶层的演变轨迹,对其捍卫国家利益、为君出谋献策、推动社会改革、促使富国强兵以及文化创造方面的卓越成就等加以充分肯定。另外,针对当时有的学者提出的"我国古代城市国家"的观点,他发表了《古代中国城市国家制度问题浅议》,不同意古代中国城邦说,根据文献资料他认为"商周不是城市国家,其国家政体也就不是贵族共和,只能是君主专制。"虽然春秋列国林立,但各国仍"基本延续了西周君主政体,并没有造成像古希腊、罗马那样的贵族民主、共和政治"。他还发表了《论我国古代工商城市的兴起》,本文采用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动态式考察了我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工商城市兴起的条件,并依据战国时期兴起的都会的内涵,指出这一时期工商城市为"政治中心、军事据点和工商都会三位一体的混合物"的特征。战国时代是伟大的变革时代,而且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此他发表了《战国时代世风问题散论》,本文对战国世风出现变化的原因及其表现做了深入细致地分析,从而启迪人们如何透过历史现象来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期出现了的世风问题。有关《左传》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而詹子庆则从一个新角度来研究它,发表了《论<左传>的政治思想倾向》,通过分析《左传》内容只讲霸业不讲王道的倾向以及《左传》论礼与孔孟说礼的差别,还有书中含有法家、兵家思想因素等,指出《左传》的政治思想倾向是属于荀子思想的儒家派别。
  在先秦礼制研究方面。先秦礼制是中国古代礼制的源头,然而建国以来礼制研究始终是薄弱环节。而詹子庆则关注这个问题的研究。他首先从研究礼学入手,发表了《对礼学的历史考察》,本文纵向分析了礼学的产生、"三礼"的形成、礼学的兴衰、清代礼学的重振以及礼学的历史命运诸问题,文中指出:"礼学在发展过程中,随政治制度的更易以及统治者思想意识的变化而沉浮。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C)版权所有 多媒体工作室制作
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 800*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