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建立以来,先后任教的(上段教师)就有著名史学家赵俪生、林志纯、万九何、陈连庆、徐喜辰、宋敏、高尚志和冯君实等教授。文革前因种种限制,科研工作未得充分开展,教授们的学术潜能亦得不到释放,但即使在那种困难状态下,还有三项集体科研成果留下了浓重的一笔:1、组织编写了一套本科函授教材,仅上段就有先秦史、秦汉史和魏晋南北朝史,后因反右斗争而中止出版合同,但作为内部交流教材,发行全国,在高师院校中得到好评。2、辑集整理《历代食货志汇编》(上下两册)。3、组织赴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自治县开展鄂伦春社会调查,事后撰成《鄂伦春族社会调查报告》,在吉林师大学报1959年第三期发表,这是建国后最早一份鄂伦春族实地调查报告,弥足珍贵。
以下将各人的学术成果分述如下:
一、徐喜辰学术成就概述
徐喜辰教授的研究领域及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井田制度研究,2、商周社会性质问题研究,3、中国奴隶社会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4、中国奴隶社会制度史研究,5、商周社会变迁问题研究,等等。古史分期,是建国后史学界无法绕行的重大理论课题。徐喜辰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梳理和抉微,提出了一系列自成体系的重要观点。
在《井田制度研究》一书中,徐喜辰运用了大量的甲骨文、金文和古文献资料,全面考察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井田制的形成、形式、土地分配关系、相关制度的变化及其解体等一系列问题。在充分考虑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国家的形式、商周奴隶制的特征、商周公社问题、商周井田制度、"籍田"即"国"中"公田"、商周阶级关系、西周的国野问题、贡助彻赋税问题、宗法礼乐制度、庠序制度以及周代外朝制度和诸子思想等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徐喜辰提出了中国奴隶制有别于经典奴隶制的重要观点。认为,在氏族制度废墟上产生的奴隶制国家,首先应该是早期奴隶制国家。之后,才走向奴隶制发达阶段。由于各民族的条件不同,并非每个早期奴隶制国家都能发展到奴隶制的发达阶段。根据古籍记载和考古资料来看,商周社会实际上正处在早期奴隶制阶段。
这一观点在他以后发表的著作和文章中始终得到了坚持和发展。其中最典型的是徐喜辰主编和主要撰稿的《中国通史·上古时代》。《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第三卷"上古时代"。该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包含甲、乙、丙三编。下册丁编。甲编序说,包括文献综述和研究概况;乙编综述,论述了商周时期历史发展的概况,并追述到神话和传说中所反映的一些情况,还论述了商周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丙编典志,是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政治、经济制度的历史探索。本书重点探索了农牧林渔蚕桑、手工业、商业、货币、道路交通及都邑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探索了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鄙和国野、阶级和等级等。下册是丁编传记。其间,又分上下两编。上编是以国别立传,下编是以历史人物立传,一部分则以学术专业为传。
徐喜辰在本书中表述了自己的一贯看法,认为:在我国商周社会中,占统治的阶级关系是氏族贵族奴隶主和受家长制形式剥削的奴隶。除此而外,还有部分是习惯上所说的非基本的阶级或过渡的阶级,即公社农民和手工业小生产者。因当时的生产基础建立在公社农民的劳动上面,所以奴隶在生产中并不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商周社会中奴隶制剥削是主导的、进步的,所以仍应称该阶段为奴隶制社会或早期奴隶制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