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90年代后,丁先生不断拓宽研究范围,带领学生涉入美国民族史、城市史、妇女史、环境史和西进史等领域。其中对西进史研究尤为引人注目。他指出:"过去国内有些论著涉及这一历史问题时,多侧重揭露美国征服西部和土著居民的扩张活动,而对于移民和开发这两个方面则阐述不够。这表明我们对于持续百年的美国西进运动还未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有鉴于此,丁先生率领学生,就西部开发、铁路建设、摩门教、采矿业和畜牧王国等方面展开研究并发表了系列文章,不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而且使东北师大的美国西部史研究在中国学界独树一帜。
在老一代学者中间,田锡国主要从事美国内战史研究,相继发表了《安德鲁·约翰逊刍议》(《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4期),《关于美国大陆扩张的新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围绕美国内战的国际斗争》王纯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卷)。他在《关于美国南部重建的历史评价问题》中,他在对当时国内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内战后重建时期的南部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重建时期的主要变化包括土地制度、黑人劳动力身份、农业种植方式、阶级结构以及政党力量和影响等方面,认为重建是内战时期的继续,它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黑人的社会身份问题,为此后南部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同时,虽然在经济上没有以民主方式满足黑人和下层白人对土地的要求问题,但是却彻底的打碎了奴隶制土地制度,将南部纳入了全国的统一的资本主义市场,为此后美国全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年轻的一代学者中间,比较突出的是王旭。他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对美国城市史这一国内无人涉足的领域进行了大胆探索,到1998年底已出版各种著述5部,发表论文25篇,成为中国美国史学界著名中年学者。他研究领域包括:第一,关于美国区域城市化模式研究。他认为19世纪美国中西部城市化特点是工业资本和人口高度集中,在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城市化同步发展。那些脱颖而出的大城市成为其所在地区的经济中心。他在比较远西部和中西部城市化模式时指出:"中西部各级城镇发展较为均匀,呈逐级递进的过渡形式,而西部在小城镇兴起的同时,大城市发展更迅速一些。"几个地区性中心城市在短期内由小到大,跳跃发展,阶段性特征不明显。在其有限的地域内,人口、资本、生产和流通高度集中,赋予了城市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因此在组织地区经济的横向联系和商品流通方面起着中枢性作用。"
第二,他将城市化与美国区域经济联系起来,通过对人口、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和外贸等方面的区域比重变化分析,说明了美国经济重心西移这一史实。该观点引起国内个别学者质疑后,他运用物理学中的一些原理,界定了经济"中心"和"重心"的概念区别,然后以大量新资料,再次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为了更好地把握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他在90年代初主译了美国学者施坚雅关于中国封建晚期城市化的研究成果。他随后撰文指出,施坚雅的理论模式突破了行政区域论和王朝周期论的限制,有利于拓宽研究视野并得出某些规律性认识。但其理论并非无懈可击。例如,施坚雅在区域城市化上过于倚重于人口数据,淡化了劳动力分工、科技应用和商品化等因素的作用;在分析各城市时偏重其独立性而忽略了彼此的联系性。尽管如此,该理论"对中国历史和中国城市史的结构性分析,无疑是有独特意义的新视角。"
王旭的上述成果在不同程度上被纳入他的力作《美国西海岸大城市研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