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宋衍申还主编了在国内颇受欢迎的大学教材--《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东北师大出版社1987年出版)。1988年,受原国家教委的委托,按照新颁布的师范院校专修科教学大纲,对上述教材进行了修订,1989年由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后,开始被作为"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材",在国内推广使用。
历史地理学与韩宾娜的学术研究
历史系自20世纪50年代初设绘图室,先后有关荣朴等人在绘图室工作。除承担历史地图的绘制外,还为学生讲授历史地图的绘制课程。从70年代末开始,作为必修课增设了历史地理学课程。至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历史地理课的体系日臻完善,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地理、区域地理、经济地理、人口地理、历史地图等内容,并开设了中国古都、城市历史地理、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等讲座、选修课和专题研讨课。从我系设置本专业开始,至今已为本专科研究生开课30届次。开课之早、教学体系之完善,在东北地区各高校中是少见的。
20多年来,系内的本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由韩宾娜承担。她曾先后赴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和陕西师大历史地理研究所进修和访学,1999年又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近年来发表多篇历史地理研究的著作和论文,其中,《唐代的州和道》(三秦出版社
1987年),全面介绍了唐代地方行政区划州和道的建制沿革、类别、分布和辖境,以及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和特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较早的断代历史政区地理著作。《中国历史地理》(韩宾娜、王兆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一书是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成的。比较以往的历史地理专著和教材增加了区域历史地理和历史地图及其绘制等内容,并且在部分章节加大了东北历史地理的比例,突出了地方特色。已故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对这项研究曾给予较高的评价,并专门为该书题写了书名。该成果,除了获得学术界的首肯外,还一直作为本系学生的教材而使用至今。《从土字牌到乌字牌》(《图们江通海航行与对外开放研究文集》第二集,1999年出版)对与清代中俄东段边界从"土"字界牌到"乌"字界牌相关的中国领土、领水、及领海等权益问题及其历史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考订,指出了研究这一问题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先后参与和承担的研究项目有国家科委和吉林省主持的图们江开发问题中的子项目"图们江口及吉林省东部国界国土问题研究",历史系文科保护基地项目"中日历史都城的比较研究"等。
1988年开始,受国家教委委托,历史系依托本专业开设了地方志专业,历五届,为地方志事业输送了大批合格的专业人才。2001年,教育部又批准历史系依托本专业增设了旅游管理本科新专业,同时正在申请该专业的硕士学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