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东简历    聘期考核表    应聘申请表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姓名:刘晓东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2.1

    一、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1.1990年9月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并先后于1994年7月、1997年7月及2000年7月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
    2.2000年7月始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究所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2001年12月晋升副教授。2006年12月晋升教授。2008年12月被遴选为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3.2001年9月至2003年6月,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
    4.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于日本名古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后。
    5.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于台湾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

    二、主要研究方向或领域
    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方向:明清史、中日关系史

    三、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明史学会理事;吉林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四、聘期内教学工作
    1.讲授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及授课对象:
    《中国古代社会史》 专业选修课 本科
    《明清史专题》 专业选修课 本科、研究生
    《历史学前沿基础问题》 专业必修课,本科
    《明清社会史专题》 专业选修课 研究生
    《明清专业文献导读》 专业必修课 研究生
    2.年均教学工作量:190(学时)
    3.指导研究生情况:硕士生:12(名) 博士生:4(名)
    4.指导学生取得的突出成绩
    所指导硕士研究生年旭,在CS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并通过日本文部省遴选,获取国费资助赴日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资格。

    五、聘期内取得的主要科研教学成果(2009年10月-2013年5月,按时间排序)
    (一)学术论文
1.《南明士人"日本乞师"叙事中的"倭寇"记忆》,载《历史研究》2010年第5期。
2.《<虔台倭纂>的形成:从地方经验到共有记忆》,载《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国家级。
3.《"华夷一家"与新"大一统"》,载《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2期。为《新华文摘》201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4.《"弃儒从商"与"以文营商":晚明士人生计模式的转换及其评析》,载《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3期。
5.《洪武朝东宫官属的嬗替与外廷政治》,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年第3期。
6.《"扶危字小"与万历出兵朝鲜》,载《读书》2012年第10期。
7.《明代私塾中的师徒关系刍议》,载《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6期。
8.译文:佐藤有希子:《毗沙门天像的图像形成于敦煌吐蕃:敦煌吐蕃占领时期毗沙门天像的一个考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19日。
(二)科(教)研项目
1.十六世纪前后的"倭寇"与东亚区域秩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一般项目,B级,12万,主持。
2.明清时期中国知识界"倭寇"叙事的历史演变,教育部2012年新世纪人才资助计划,B级,20万,2012.12-2015.12。
3.前近代中国的东亚区域秩序构想及其实践研究,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资助计划,B级,120万,2013.4-2016.4。
(三)著作教材
1.《明代的塾师与基层社会》,25万字,商务印书馆,2010。(书评:(台湾)郑娟容:《评刘晓东〈明代的塾师与基层社会〉》,(台湾)《明代研究》第十七期(2011年12月);展龙:《教育者与社会人:明代塾师群体的一个真实描述——读〈明代的塾师与基层社会〉》,《中国出版》2011年第8期;易红:《"职业"与"身份"夹隙中的明代士人群体:〈明代的塾师与基层社会〉评介》,《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3期。)
(四)科研教学获奖
1.《明代的塾师与基层社会》,吉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2012年,1/1。
2.《晚明塾师的"觅馆"与"聘期"》,第五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2012年,1/1。
3.《晚明科场风变与士人科举心态的演变》,第四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2010年,1/1。
4.吉林省第十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012年。
5.2012年长春市政府特殊津贴。

请使用IE5.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分辩率1024×768或更高
版权所有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