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建设与发展历史综述
教材选用
内容提要 参考书目
 
 

我院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和发展史综述

    我院的中国近代史教学和研究队伍最早组建于1952年,但设置和开展中国近代史课教学在国内高校中是较早的,始于1948年。至2007年,已有60年的建设和发展史。按照成果数量、研究方向、价值取向来划分,60年的发展史大体划分为以下六个时期:

1948—1952年:我院中国近代史课教学的初创期

1953—1957年:课程教学稳步发展时期

1958—1966年:课程教学在曲折中发展

1966—1976年:课程教学遭到严重挫折

1977—1995年:课程教学恢复发展繁荣时期

1996—2004年: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发展时期

2005—2007年:以精品课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和创新时期

(一)1948—1952年:此间作为我院中国近代史课教学的初创期,本课程是在战争烽火中初建的我院前身——解放区东北大学历史系所设置的几个主干课之一,因为当时特定形势需要,该课是全院的一个核心课程,任课教师由延安和华北解放区来东北的陈元晖和智建中等知名学者和教育家担任。

(二)1953—1957年:经过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我校由东北大学改为东北师范大学,从1953年起,我院的教学和科研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时期。中国近代史课依然受到特殊重视,形成了一个由老老师孙守任和新留校的青年教师徐凤晨、赵矢元、王魁喜、胡滨等组成的初具规模的教学科研队伍,学术带头人为孙守任。在他的带领下,中国近代史课的讲授对象不断扩展,到 1955年,在全日制本科生基础上,已发展到包括研究生班、全日制本科、专科、专科函授等几个层次。
    同时课程研究亦逐步开展起来。由于研究选题角度好,发表刊物层次高,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1954年孙守任老师已在刚刚创刊的历史学专业的国家最高等级刊物——《历史研究》上发表文章。在1954年《历史研究》创刊号上,胡绳发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一文,文章提出用“阶级斗争的表现来做划分近代时期标准”的意见,并就此提出了以“中国近代史中三次革命运动的高涨”作为阶段性研究和教学划分的概念。孙守任老师对此有不同看法,他撰写了《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的商榷》一文,文章指出,中国近代是一个过渡性社会,各种因素交织,不能单纯以阶级斗争作为划分标准,应以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及其变化为划分标准。他将近代史分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与农民反封建革命的高潮、半殖民地社会巩固和加深及民主革命的酝酿、半殖民地社会完全形成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初步发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继续加深与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民主革命的高潮等四个历史时期。该文在《历史研究》1954年第4期上发表后,直接引发了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分期问题的热烈讨论。

(三)1958—1966年:此间受国内不断开展的各种政治运动的影响,我院的中国近代史课亦遭受几次冲击,但从总体看,课程建设亦有一定发展。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学校组织学生上山下乡搞阶级教育和乡土史教材建设,中国近代史课程受到第一次冲击。在1959年稳定教学秩序后,我院的中国近代史教学组立即掀起了一个课程改革和研究的热潮。
    首先是赵矢元老师组织编写、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1949年后大陆史学界第一本中国近代史教学辅助工具书——《中国近代史事记》。由于体例设计合理,选择资料新,参考价值高,直到1970年代末,一直是国内各校中国近代史教学的重要参考书。同年,赵矢元以书评形式在《历史研究》1959年第3期上发表了他所撰写的《评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增订本》一文。该文对罗尔纲先生罗尔纲先生的《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第四版增订本)一书中所持的“太平天国李秀成伪降论”和年子敏的“《李秀成自传》伪造论”提出了展开了更深入的辩驳,并论证了李秀成的投降问题的“实质”及其负面影响,是文曾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接着,以徐凤晨的《十九世纪后半期郑观应的改良主义思想》(刊载于《吉林师大学报》1960年第3期)和孙守任的《论章炳麟政治思想的阶级属性及其发展的几个阶段》(《吉林师大学报》1964年第2期)等文章为代表的近代进步人物研究也进入高潮。这些文章的发表促进了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到1963年,孙守任、徐凤晨、赵矢元、王魁喜几位老师先后出版了本科和函授中国近代史教材。1964年后,受左的思潮影响,孙守任老师被冠以“反动学术权威”而遭受批判,离开教学第一线。
1966年文革开始后,学校停课,中国近代史教学和科研活动全部中止。直到1972年以后,才陆续部分恢复。

(四)1977—1995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基本中断十年的我系中国近代史研究自1977年开始复苏,到1980年进入繁荣期。此间由于一批硕士毕业生陆续补充到学术队伍里,形成了结构合理的由老中青三代人组成的学术梯队,研究方向亦因此得以扩展。研究方向以专题教学为视角的有以下个领域:
(1)太平天国史研究:1981年起,徐凤晨在《东北师大学报》发表了《太平军的公心教育》、《杨秀清评价的几个问题》、《太平军北伐战争的几个问题》等几篇太平天国史的论文,以及陆方的《太平军和捻军联合斗争》等。
(2)淮系军阀人物及中国近代军事制度史研究:主要为陆方的学术成果。1979年以后,陆方的近代军事史研究向着淮系军阀人物和淮军制度两个角度延展。发表了《试论刘铭传》、《李鸿章与淮军》、《中法战争中的李鸿章》、《试论李鸿章的洋务活动》、《李鸿章——中国近代化的先驱》、《清末东三省兵制变迁》、《淮军建立再探》、《淮军的后勤制度及其保障》等文章,发表在《军事历史研究》、《安徽史学》上。在军事史界产生较好反响。
(3)义和团史(庚子事变)研究:有王魁喜的《义和团运动时期日本侵华政策 》和高乐才的《长春义和团运动探析 》等。
(4)孙中山及辛亥革命史研究:这是我们专业学者用力较多的一个侧面。有赵矢元的《试论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论二次革命与辛亥革命》(载《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孙中山论太平天国革命》、《孙中山与义和团运动》、《孙中山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与日本的大亚洲主义的区别》、《孙中山与陈其美论略〉等。有徐凤晨的《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中国同盟会在东北地区的三次活动述略》和曹靖国的论文《论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的“割据”思想》等。对辛亥时期其他人物的研究有徐凤晨的《蒋大同与清末长春日报》及熊成基系列论文:《杰出的民主革命家熊成基( 1980年)、《熊成基及其在吉林就义始末》(1982年)、《熊成基谋刺载洵辨析》 ( 1987年)等文章。以上文章分别发表在《近代史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史学集刊〉等刊物上。 曲晓范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则主要着眼于辛亥革命与清末东北社会近代化和民初地方政局的变化。此间发表了《清末东三省咨议局述论》、《清末东三省地方自治运动述评》、《民初一次肃贪惩暴的民主运动》《中华革命党在东北的三次反袁活动》等。

(5)近代思想文化史:主要有曹靖国的近代史学史的系列研究,发表了《论梁启超的史学思想》、《刘师培史学思想述评》、《章太炎史学思想简论》等文章,出版了〈中国近代新史学〉等专著。曹老师对梁启超的历史学体例建构与研究方法的研究,对中国近代史教学有深刻启迪。胡维革的思想文化史研究是依照近代思想文化史演变次序来展开的,即按鸦片战争、洋务、戊戌、辛亥、民初等时期逐一做阶段性的中国社会思潮和社会文化总体变迁研究,相继发表了《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论华夷观念对中国早期近代化的滞阻效应》、《论鸦片战争时期的经世思想》 (《新华文摘》、《对民初社会风尚变化的考察与反思》、《中国近代爱国思潮论纲》、《魏源与经世思想复兴》《梁启超新民思想述论》、《 康有为与儒家思想近代化》其中《中国近代爱国思潮论纲》等两篇文章先后被〈新华文摘〉所转载。出版了专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
    此间,围绕中国基础课教学,本专业教师出版了分别由徐凤晨和赵矢元、曹靖国等主编的三个版本的〈中国近代史〉教材(分别由辽宁人民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赵矢元、王魁喜两位老师还应邀参加了有李侃等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国性教材《中国近代史》(第三届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和苑书义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新编》两部教材部分章节的撰写,在学术界有较好反响。与此同时,我们教研组还为自学者出版了辅助性教材〈中国近代爱国人物传〉、〈中国近代史专题解答〉等参考书。这些大大提升了我们专业中国近代史的整体教学水平。

(五)1996---2004年。从1996年起,一方面因老教师的退休,近代史专业教师队伍开始转向由青年教师为主体,研究方向以连续争取到的3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曲晓范:《近代东北城市结构和功能的比较研究(1996)》、高乐才《近代日本移民侵略东北研究(1997)》、吕永华《日伪时期的东北烟毒(1998)》和2个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胡赤军:《近代东北外贸研究》、曲晓范:《近代东北绅商群体研究》)和权赫秀的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和中国社科院边疆中心项目,所以学术研究方向根据规划项目又做了进一步调整,形成以下几个新方向:1)日本移民侵略东北史;主要研究者为高乐才,先后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一批相关成果,出版了〈日本满洲移民侵略研究〉等专著。2)中国东北城市史:主要研究者为曲晓范,有专著〈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3)近代中韩关系史:主要研究者为权赫秀,曾在〈近代史研究〉、〈文献〉、〈浙江学刊〉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

(六)2005—2007年.2004年末,学校精品课建设项目被批准后,课题组以精品课建设为中心,狠抓本科建设和改革,以精品课建设促进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用实践教学的收获完善精品课建设,通过双向互动,实现精品课建设和实践教学的双丰收。在实践教学方面已经取得成果有:重新设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教案由手写本转为电子文本;课堂以口头描述史实为主转为多媒体课件与语言表述相结合;课程进度和教学内容完全规范化,完全杜绝因人而异,随意性;从实践看,学生的反映很好。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水准提高了一大步,基本达到了与国内同专业先进学校的教学相一致的课程建设目标要求。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C)版权所有   多媒体网络工作室 流星雨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