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事这一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崔丕先后在《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社会科学战线》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中日马关条约形成问题研究》、《日本的大陆政策与二十一条要求》、《日美共同出兵西伯利亚政策初探》、《日苏北京条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比利时财团在朝鲜与日本的关系》等多篇论文,对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的这些重要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解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档案和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档案。这批新文献对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东北亚国际关系史和冷战史具有重要意义。崔丕在《历史研究》杂志上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3/2号文件形成探微》、《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政策的演变》、在《美国研究》杂志上发表的《美国对日单独媾和政策的形成》、《美国对日经济复兴政策与中国》、在《社会科学战线》杂志上发表的《美国亚洲遏制政策与千岛群岛的归属问题》等一系列论文,探讨了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战略转变及其在日本战争赔偿、对日媾和、日本经济复兴的外部市场问题、日本领土处理政策等领域的具体表现。崔丕在《历史研究》杂志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81/1号文件形成问题研究》一文,在国内外学术界首次考证了朝鲜战争时期美国政府决定越过北纬38度线、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具体过程。崔丕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朝鲜政策初探》、梁志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韩国援助政策的演变》(《美国研究》2001年4期),邓峰的《美国对日经济复兴政策的演变》(《美国研究》2002年2期)、梁志的《美国对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与蒙古》(《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1期)等论文,无不是利用这批档案文献取得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
冷战时期东西方经济关系是国际学术界从20世纪90年代才取得进展的新领域。崔丕申报的《美国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1945-1994年》在1998年获得中国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资助。2000年5月,崔丕的专著《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1945-1994年》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多国档案文献比较研究和多学科研究方法为基础,以美国冷战战略、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的兴衰史全程作为研究对象,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着重探讨了以下问题:美国冷战战略和经济遏制政策的主要对象国怎样从苏联、东欧国家转向中国、又从中国重新转向苏联的;美国和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管制怎样从禁运战略物资为主转向限制高新技术转让的;美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管制制度怎样扩大成为西方国家的国际性贸易管制体系,西方国家的国际贸易管制体系怎样解体的;美国政府在推行经济遏制政策的过程中,怎样从把经济、军事援助与贸易管制直接联系起来转变成为把进口制裁与贸易管制联系起来的;美国政府经济遏制政策的目标怎样从"阻碍苏联集团战争潜力的增长"转变成为"改变苏联的外交政策"、"改变苏联的国内政治"的;美国政府怎样利用"差别政策"分化苏联集团国家的;美国政府怎样利用巴黎统筹委员会体制以外的力量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推行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的;瑞士、瑞典等"中立国"、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史中到底居于什么样的地位?从而,构筑起来中国学者关于冷战时代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史研究的完整体系。其中间研究成果《美国经济遏制政策与高新技术转让限制》(《历史研究》2000年1期)、《美国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的形成及其影响》(《历史研究》2002年3期)、《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2期)、《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研究论纲》(《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2期),具体而微观地阐述了美国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的演变进程中的各种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