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罗兹·墨菲著《亚洲史》,笔者有一些想法,作为亚洲史的初学者,在此写就出来,以就教于方家。墨菲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先生的弟子。他是一位中国历史和地理专家,对于亚洲历史有很深的研究。《亚洲史》是墨菲的一部重要的著作,此书由黄磷翻译成中文,共60余万字,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一
、总体特点
本书最显著的特点是作者始终把亚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亚洲史》描绘了整个“季风亚洲”从史前至21世纪的历史,在这里涉及到“季风亚洲”这个概念,这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它的地理位置是“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处的开伯尔山口开始向东延伸,经过印度、东南亚的大陆部分及岛屿,直到中国、朝鲜和日本。”。他划分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一、地理上这一地区比较温暖与亚洲其他地区有差异;二、人口密度高于亚洲其他地区;三、有共同的文化特点;四、有高产的农业;五、这一地区都有严密的社会等级制度。由此,作者总结“季风亚洲是一个基本共同性多于差异性的地区,完全适合作为一个完整的研究和学习单元。”从中可以看出,此书是一部网罗了季风亚洲地区从古至今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的著作,其侧重点在于社会和文化。本书始终将季风亚洲(以下简称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侧重于亚洲社会的共性,但也没有忽略各个组成部分的个性,全面地考察了亚洲社会古往今来的诸多方面,这在亚洲史的研究中是具有开创性的,因为在他之前的学者往往仅专注于东南亚、印度、中国、朝鲜和日本四种文明之一,而墨菲则站在整个亚洲的高度上,对这四种文明的形成历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他们有相似性和差异,且相似多于差异的结论,同时还指出了21世纪亚洲所面临的许多共同问题,进一步证明了亚洲是一个整体,尤其是在社会和文化方面。
其次,本书对亚洲历史的研究详于社会(包括社会等级制、妇女地位、城市生活等)、文化(包括宗教、文学、艺术等),而略于政治、军事。对于主要历史时期的重要城市都有专门的介绍。如中国汉唐时期的长安,宋朝的开封,明清时期的北京,印度德里苏丹国时期的德里,英国殖民时期的加尔各答。对于每个历史时期各个地区的妇女地位均有专门的记载和评述,在很大意义上体现了本书社会和文化史的特色。
作者对中亚历史的关注是本书的又一大特点。在世界史研究中,中亚历史常常被忽略,或是被置于次要的位置,但事实上,他曾深深地影响了印度和中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区域之一。但是由于中亚地区民族众多,迁徙频繁,因此也为中亚史的研究增加了难度。本书中作者抓住了“游牧”这一线索,概括地论述了游牧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对中亚史的研究。
二
、基本内容与写作特点
墨菲把亚洲历史分为几个时期——远古、古典、中世纪和现代,在每个历史时期分别记述东南亚、印度、中国、朝鲜和日本四大地区的历史发展。
第一章从远古时期的亚洲开始讲起,包括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以及亚洲诸文明开始阶段的历史。作者认为在亚洲东南亚地区的文明开始最早,水稻原产于东南亚,而印度和中国的文明则出现的较晚。
第二章专门讲了亚洲的宗教及宗教文化,包括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等宗教的教义、产生及影响,最后是对全部起源于亚洲的宗教的反思,找出了他们与西方宗教的不同之处:西方宗教包括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都是一神论,大部分亚洲宗教则是泛神论;西方宗教中充斥着征服自然的思想,而亚洲宗教都认为自然界是美好的,人要适应大自然而不要去与之战斗;西方宗教像基督教都有一种原罪的思想意识,即人生而就是有罪的,而亚洲的宗教承认世间存在恶行,但根本的观点是人本质上是善良的。这三点是作者经过细致比较得出的结论,也是作者将亚洲视作一个整体在形而上层次上的论据。
第三章是关于亚洲的传统社会,即现代以前的亚洲社会。作者考察了亚洲各地区社会的异同点,特别是共同点。这是本书的点睛之笔,也是他把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最有力的证据。他认为亚洲社会的共同之处在于:严密的社会等级顺序;家庭第一或家族第一的观念;共同的婚姻及生养子女的习俗。这些也正是与西方社会明显不同之处。等级制是亚洲社会的基础,而等级的确定在中华文化圈是通过科举,在印度等南亚国家是依靠种姓制度来实现。而后者在世界上是独特的,作者认为由于古代印度宗教的多元性导致文化的复杂性,而“种姓提供了一种在其他情况下必然缺乏的社会组织体系,给予每个人一种成为一个超越基本家庭关系之上的更大群体成员的归属感。”种姓也是一个灵活的制度。他的分析符合历史和实际,角度也很新颖。家庭第一的观念深深扎根于亚洲社会,作者认为这是亚洲社会能自我调节的原因,而婚姻更大程度上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对于亚洲地区在诸如妇女地位、教育、法律等方面的相似性,作者也一一做了介绍。
第四、五章具体地讲古印度和古中国文明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古印度涉及到戒日王帝国之前的历史,古中国是汉朝以前的历史。作者全方位展示了两种文明开端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宗教、文化、城市平民的生活和妇女的地位。用事实说明了他们有与西方区别的共同的文化。继而,作者也对两种文明进行了比较:印度虽有共同的文化传统,但由于印度的多样性,导致了印度次大陆统一成一个单一帝国的时间较短,而分裂为常态,中国和印度有同样的条件,却是统一为常态。
第六章讲的是中世纪的印度和东南亚。主要介绍印度的德里苏丹国以及南印度和东南亚的地区性帝国。对于印度历史上的这个时代,多数学者认为是一个印度文化传统全面受压制的时代,而墨菲从更广泛的文化角度得出“这几个世纪是原始印度教成分与突厥征服者带来的伊朗影响相混合的时期。”虽造成了政治军事冲突,但“宗教远不如文化的其他成分重要,而且被证明不是文化混合的障碍”的结论。他把伊斯兰教因素也归入了印度文化传统,这是很有创见的。作者对东南亚的历史则按照其文化分别受到印度、中国、伊斯兰文明的影响分别讲述,条理清楚。同时注意到了东南亚地区妇女地位较高这一传统。
第七章讲中国的隋唐至元朝的黄金时代。墨菲以简练的笔墨和适中的词语描绘了唐朝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成就,对于宋朝则推崇备至,他称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朝代,”,是“政治清平、繁荣和创造的黄金时代,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宋朝(北宋)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这与中国历代对于宋朝“积贫积弱”的评价,实有天壤之别。
第八章介绍了日本和朝鲜的远古、古典和中世纪的历史,日本文明与朝鲜文明的密切关系,重点是日本的平安时代、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朝鲜的百济、新罗、高句丽和李朝时期。作者说明了他们都是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但又各有特点。
第九章讲述了莫卧尔时代的印度和中亚,在莫卧尔的皇帝中作者最推崇阿克巴,认为他为印度各文化的融合做出了贡献,作者对于中亚历史的关注,反映了他的全局意识,他认识到没有对中亚历史的了解,就无法完全理解中国和印度的历史,他抓住了中亚历史的游牧特性这一关键,从经济军事角度做了深入的剖析。
第十章是关于中国明朝时期的历史,作者认为郑和下西洋可能有重要的经济动机,因为“很多船上有供商人用的宽大单人舱”,此观点还需更多论据证明。
第十一章,概述了亚洲与西方的长期隔离状态;欧洲扩张的开始:葡萄牙的商业帝国,西班牙对菲律宾的侵略,英国的试探性的贸易与领土扩张。本章最后,作者总结说西方人在亚洲的头一个半世纪,是一个仅仅取得有限成功的时期。
第十二章,讲述了中国的清朝和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历史。墨菲认为满族成功入主中原的原因是在文化上融入了中华传统,对达到极致的君主专制,他认为是一种头重脚轻的不稳定制度。在研究中国历史时作者总结了一套中国的朝代循环规律:所有朝代头一百年是充满活力的,第二个百年是保守、自满的,第三个百年,政府活力减退、腐败增加,导致王朝灭亡。运用这一规律,作者对清朝的和绅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议论说“可资利用的人事关系在中华帝国的重要性,这是直到今天依旧活跃在中国的一种传统”,而且他又找出了这种传统产生的根源,即在亚洲“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结合剂。家庭内部互相帮助的支援体系受到儒教和整个中国道德的赞美。”这也是在亚洲社会中腐败、权力关系网和裙带风一直比较普遍的原因。可以说,作者的这段议论触及到了亚洲社会与西方社会的根本不同之处。
第十三章讲述印度莫卧尔帝国的崩溃和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的早期阶段。作者描述了英国人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一步步从只关注经济利益到承担行政职责,进而确立殖民统治的过程。这一时期的英国东方学家和印度的孟加拉文艺复兴,促进了印度文化和英国文化在印度的融合。作者认为英国始终没有一个征服全印度的计划,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他认为英国的殖民统治对于印度民族主义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也是客观的。
第十四章讲的是帝国主义在亚洲的胜利,主要介绍一战前的印度、东南亚地区、中国和日本。本章对于英国对印度的近代化以及印度的英国式政治、法律制度确立的作用有足够的关注,西方各国对东南亚各国深化了殖民统治。对中国各阶层的抗争做了简单的介绍。十五章首先介绍了中国的革命历程,从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后又介绍了印度的国大党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十六章,讲的是1920—1945年的亚洲历史,包括东南亚民族主义的兴起,印度走向独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日本对亚洲的侵略战争及其失败。对日本的侵略作了重点介绍,对中国战场的重要性和共产党人在抗日中主导作用,有客观的评价。
十七章的主要内容是日本二战后的复兴和新中国的历史。十八章介绍了现代的朝鲜和东南亚,十九章是关于二战后印度独立,印巴分治及南亚诸国的历史,作者对于南亚地区的女性领导人这一现象给以特别的关注,认为这是南亚妇女地位提高的显著标志。二十章是关注到了21世纪开始时亚洲所面临的许多共同问题,诸如贫困、人口膨胀等,这更加证明了亚洲是一个整体。
三、启发和商榷
在第一章中,作者认为从文化和环境上讲,在秦始皇之前中国南部与相邻东南亚的联系要比中国北部的联系紧密得多。“越南北部实际上曾经是一个包括中国东南部很大一片土地,而且在文化及语言上极不同于中国北部的古代君主国。”。在这里作者的说法显然是欠考虑的。虽然中国东南部在人种上和语言上与越南有些相似,但在史前时代中国南部与东南亚联系密切缺乏考古上的依据,而且二者在环境上也不尽相同,中国南部处于温带,而东南亚处在热带。至于后一种说法作者是混淆了中国历史上的“越国”或者百越地区与现代越南的概念。春秋时代的越王勾践为霸主之一,越国主要是与中原各国发生联系,而且也接受了周王赐予的爵位,至于语言并不能成为其在文化与中国大部不同的理由,因为时至今日中国也有许多的方言。所以作者的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第三章最后,作者在经过一番考察后,得出结论:亚洲社会的稳定表明他们在处理一些诸如贫穷、冲突等人类普遍问题时是成功的,甚至好于近代西方。笔者以为,墨菲从一个西方学者的角度来看待亚洲社会,有一些片面,显然对于亚洲社会有一些拔高。客观的说,亚洲社会的这种稳定是以牺牲个人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创造力为代价的,换言之,这种稳定是因循守旧的代名词。
在第五章的最后,作者对于中国和印度为何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大部分的历史时期,一个是统一为常态,一个则长期分裂的原因,有些提及。他认为是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笔者认为作者应该做更深入的探讨,环境当然是这种差别的一个原因,但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说印度始终摆脱不了宗教冲突对社会的影响,繁多的宗教导致统一的难度非常大。印度始终没有一种统一的文字和语言,而中国虽方言众多,但大部分历史时期汉字是唯一的文字,同文同种,有文化上的认同,易于统一。
对第七章作者对宋朝的评价,笔者认为,从经济和文化上说,宋代确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代,这种成就的取得实与政治军事上的“弱”有关。由于宋朝的疆域较汉唐为小,所以也就没有汉唐所有的对于那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和军事的负担。宋所保有的生产力最为发达的地区,发展自然也就加快了。墨菲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宋朝确实是最发达、富有的国家,但不是最强大的国家。接下来,作者作了一个假设:假如没有蒙古人入侵,南宋将发生工业革命,进而进入“资本主义”。他的根据是“商业化、城市化、扩大的市场、增大的需求,所有这一切很像18世纪的欧洲。”这对于笔者有很大的启发,基本上同意这种假设。理由如下:一,宋朝的田制是“不抑兼并”,土地的商品化程度为历代最高,农村中的商品货币关系、雇佣关系很普遍,甚至出现了“永佃户”这一历代没有的现象。二
,宋朝的君主专制还没有达到明清时那种极致的程度,君主对于士大夫很宽容,士大夫广泛“参政”,所以在政治上极有可能走向民主政治。三,商人地位提高,甚至出现了为商人“立言”的永康、永嘉学派。另外,这时宋朝对外是完全开放的,而不是明清时的闭关自守。
对于作者提出并反复运用的中国朝代兴亡的百年周期率,我们接触到的说法也是在朝代的末期,都会讲它的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很多,并总结说这些导致王朝灭亡。这种乍看很有道理,也确实适用于明清这几个朝代的理论却并不是放之各代而皆准的规律。王朝覆亡的原因很多,主要的原因也千差万别。以北宋为例,它直到灭亡时仍具有相当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政府也并不是腐败透顶,政令还是能贯彻的。笔者认为北宋灭亡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军事上的差距和一系列的策略失误。
十四章作者对日本为何能富国强兵,有自己的独到看法,他认为日本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岛国,有几乎现成的民族主义,日本在种族和文化上比较单纯,国家较小易于统一,见解很有道理。同时笔者也认为这种民族主义也是日本军国主义产生的根源,所以对于日本,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
十五章作者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内部的问题,叛乱、内战等,而西方的剥削则是次要的。这是不符和历史事实的。因为虽然西方列强的剥削客观上带来了中国的近代化,但其影响负面多于正面,中国的资源和原材料被西方国家掠夺是中国落后的非常重要的原因。西方列强的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的境地,这是永远不能被人淡化的历史。
十九章中作者对于现阶段印度出现的问题,归因于印度地区的广大,同时由于印度的开放和民主制度使其表现得明显,但也正由于这点,这些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在讲中国和东南亚等一些国家遇到的问题时,却没有如此的乐观,这反映了作者对于西方民主的推崇和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政治体制的怀疑。
总之,墨菲的《亚洲史》是对亚洲从时间和空间上全面考察的著作,由于篇幅所限,对于亚洲的社会和文化重点考察,可以说是一本政治文化史著述,富有参考价值。作者对于多数问题的分析是客观的、深刻的,但也有一些概念和认识上的错误,学习时需要加以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