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赵轶峰教授):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现在我们开始日知论坛的第21讲,这也是亚洲文明研究院成立系列报告之一。今天我们邀请了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著名的明清史研究专家南炳文教授,作题为“修订中华本‘二十四史'《明史》的设想”的报告,请大家热烈欢迎。(掌声)南先生是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
和老师十分熟悉的一位学者。南先生可谓明史界的“泰山北斗”,亦是我们东北师范大学明清史研究所的老朋友,李洵老师当年的挚友。下面请南先生开始今天的报告。(掌声)
报告人(南炳文教授):说起我和东北师范大学的关系,确实很密切,我还是东北师范大学的
编外学生。60年代我上大学时,就读李先生的书,李先生写的明清史理论体系非常完整,在当时的条件下,名副其实地高瞻远瞩。我因此特别崇敬李洵先生,并且
做了李先生的编外弟子。多年来我每年都到这里参加同学们的论文答辩。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这对于我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真是很感谢东北师范大学。我今天的报告是将我最近正在做的一些研究及其设想向大家做个汇报,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
这次修订包括“二十四史”全部和《清史稿》。“二十四史”是历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一套史书,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建国以后,在毛主席和周总理就亲自指示下,学界就对“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作过一次大规模的整理,即现在我们看到的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校点本。当时这项工程的主持者都是各史的著名专家,因而整个工程完成得十分出色。中华点校本《明史》也就成为诸种版本中最受欢迎的一种。但由于工程时间短、缺少人手、资料不充分和其他条件等等的限制,故其中还存在不少的缺点。最近开始的重新修订工作,正是为了发挥它更大的价值。修订中华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工程于去年开始着手准备,其间召开了编纂委员会的会议。编纂委员会的委员都是年长的前辈学者。经过一年的准备,此项整理工作最终确定下来,并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出版工程。去年亦开始物色各史的主持人,大约在去年12月末,“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办公室就找到了我,商谈修订《明史》的相关事宜。经过考虑,我答应下来。今年5月份召开主持人会议,正式启动该项工程。4月中旬各史主持人都要提交修订方案,我故而“闭门造车”起草了一些内容。今天我讲的就是修订方案的答题情况。
我们先对原来的中华点校本《明史》做一些简单的评价。原中华点校本《明史》总体上非常不错,原先的整理亦非常细致。该本是在1974年5月正式出版,当时主持修订的是郑天挺先生,他曾经是我的老师,在他最后三年中,我一直作为他的助手而工作。他主持期间,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用了10年(1956—1966)的时间开展并最终完成这项工作。文革期间,进一步修订加工,最后于1974年出版了这套《明史》。原中华点校本《明史》
有五个方面的优点:
第一,校勘体例设计比较合理,用语简练。尤其表现在“考异”和“纠误”两项工作上。
第二,所选底本较好。《明史》最早的本子是乾隆四年武英殿原刊本,以后陆续出现了很多本子。比如,同治年间湖北崇文书局的刊本、清朝图书集成局的铅字排印本和用“二十四史”、“二十五史”冠名的本子。这些本子大多是翻刻、影印殿本。几十种本子中,最好的当属保存至今的乾隆四年武英殿原刊本。所以,当时以殿本作底本是一个相当正确的举措。
第三,校勘中重视本校。我们知道纪传体史书中包含本纪、列传、表和志不同的几个部分。因而同一个人物和同一个事件在上述几个部分都会再次出现。将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校勘,发现错误进行纠正,这就称之为“本校”。“本校”是校勘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原中华点校本《明史》给予“本校”相当大的重视。
第四,选用了一些重要的书目进行校勘。由于时间的限制,当时用来校勘的书并不太多,据我的统计主要有以下几种:《明实录》、《明史稿》、《万历明会典》、《寰宇通志》等地理书、《明经世文编》、《国榷》和《国朝献征录》等等。而这些书对校勘《明史》正是极为有帮助的。
第五,正文分段、标点基本合理。
正由于以上五个优点,中华点校本《明史》成为现各种《明史》中最好的版本,使用方便而广受欢迎。但若细细检查,其中也存在着很多缺点。主要有以下七点:
第一,尚存在很多错误而未得到纠正。《明史》修撰时间很长,从酝酿到最后出版花费了大概九十年的时间,真正的编辑时间是后边的六十年。整个修撰过程经历的时间很长,所以参加的撰修官,包括主编也是一批又一批换了很多人。《明史》由此经过一批批人的修改,加之在“二十四史”中篇幅较大,因而存在相当多的错误。我曾经详细查对过《明史·水利志》,错误之多达到平均每页有三四个。中华点校本《明史》虽已纠正了不少,但大量的还是没有得到纠正。比如《明史·谢肇淛传》中讲谢肇淛是万历三十年的进士,但经过核查,万历三十年根本没有进行过科举考试。据其它资料,事实上他是万历二十年的进士。这样一个明显的错误,在点校本《明史》中却毫无反应。
第二,个别地方分段也不太合理。古书中分段或是按照时间或是按照文意,一般而言,本纪划段按时间,列传和志按文意,而点校本《明史》中某些地方划段却较为混乱,比如《职官志》中讲到六部的演变时就存在此问题。
第三,断句也存在失误之处。比如《职官志》中有一句“凡坟茔及堂碑、碣兽之制……”。什么叫“堂碑”,“碣兽”又是什么?这样的标点是十分让人费解的。正确的标点应当是“凡坟茔及堂、碑、碣、兽之制……”,“堂”指祭祀的殿堂,“碑”方顶的碑,“碣”圆顶的碑,“兽”则指石马。还有文意段错之处。例如《明史》中这样一句“锡衮调吏部尚书。李日宣下狱,遂掌部事”,但实际上应为“锡衮调吏部,尚书李日宣下狱,遂掌部事”。这是因为,这个人原为礼部左侍郎,后调到吏部任吏部左侍郎。后吏部尚书下狱,他就以侍郎身份主事。可见,断句错误直接造成了事实的错误。
第四,人名和地名的失误。如《明史·列传》中一句“革、左、二贺相见,皆大喜”,看似为四人相见。但实际上“革”为贺一龙的绰号,“左”为贺锦的绰号,所以正确的断句应为“革、左二贺相见,皆大喜”。又如“乃遣副将卢光祖上随、枣、承德”,看似是三个地方。实际上却是指四个地方,“随”指湖广的随州,“枣”是枣阳县,“承”是承天府,“德”指德安府。因此,正确的断句是“乃遣副将卢光祖上随、枣、承、德”。
第五,排印也有差错。在武英殿本中有这样一句话“洪武元年命在京兵马指挥司并管市司,每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牙僧姓名,时其物价”,其中“牙僧”很让人奇怪,不知所云。而实际上乾隆本为“牙侩”,即经纪人。这就属于排印的错误。此外,乾隆本原有的错字也未在中华点校本中得到更改。如“递军所、批验所各大使一人”一句,“批验所”大家很明白,但“递军所”令人不解,应当为为“递运所”,负责运送物资的机构。
第六,一些知识性的错误。如在科举考试中,第二场为“试论一道,判一道,诏、诰、表、内科一道”,“内科”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这句话实际含义是指从其“诏、诰、表”中选做一科进行考试。
第七,校勘书籍选用不够完全。点校本《明史》虽然选用了许多重要的书籍进行校勘,但极不完备。诸如没有使用《万历起居注》,而会典正也只用了《万历明会典》,并没有使用《正德会典》。除了一两个明人的文集外,绝大多数明人文集都没有使用。府、州、县方志、大量的名人年谱、档案、出土文献和关于《明史》考证方面的书也都没有作为校勘书籍而使用。
综上可以看出,中华点校本《明史》虽然是现在版本中最好的一个,但缺点也比比皆是。由于存在这些错误,其学术价值也大大打了折扣。随着学术研究的发展,学术界对《明史》和明代历史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明史》中的错误也在不断被发现。所以十分有必要对《明史》重新进行校勘整理,使其更加完善。
下面我就来谈谈这次修订所要做的具体工作,也有七点:
首先,将清代以来,尤其是当代学者关于中华点校本《明史》评论的相关文章和论著都搜集起来,认真疏理,将先前的研究成果继承下来。
第二,仍旧选择乾隆四年武英殿原刊本作为底本。
第三,将中华点校本《明史》中的校勘成果、分段、标点和断句等等,根据其校勘记中提到的线索和相关知识仔细核实一遍。找出错误和偏差之处,进而改正。
第四,在上述基础上展开大规模的新的整理。继续重视本校,加理校,扩大史料范围。所运用的史料分为三类:一是清朝明史馆编修《明史》时所形成的现存所有稿本。我们知道明史馆撰修官所写的初稿都保存在各自的文集中,诸如万斯同的《明史》至今还有保存,应将这些全部拿来进行校勘。二是明史馆编写《明史》时所依据的所有文献。通过这些文献,用史源学的办法可以很好的理解现在的《明史》是如何从这些资料上写成的,其中有哪些变换和修改。三是所有和明代历史有关的文献都尽可能用作校勘。这三类文献大体包括下面几种。明人文集,既可以校人物又可以校志。关于一个制度是由谁改革,谁提出什么意见,都可以从明人文集中找到,这都有利于传记和志的校勘。府、州、县方志有许多关于人物、制度等内容,尤其是地理方面的内容对搞清《明史》中的地理十分有益。与考订人物有关的书籍,如《国朝献征录》、《皇朝直省》、《分郡人物考》、年谱、族谱等等。与考订制度有关的书,如《十三通》、《国朝典会》、《皇明条法事类纂》、《皇明太学志》等等。考订明代边备的书籍,如《皇明九边考》《九边图书》。考订少数民族的书,《百夷传》《四夷观考》等等。与明代中外关系有关的,如《东西洋考》、《西洋朝贡典录》。考订明代某一历史阶段的,《仁庙圣政记》、《明季北略》、《明季南略》和《万历起居注》。考订某些事件的,《明史记事本末》、《皇明胡永禄》。考订明代历史全貌的,《 明三堂》、《皇明从新录》、 《国榷》等等。此外,还要注意外国人的记载,如《李朝实录》、《大越史记全书》等等。考订明代历史和《明史》的专书,如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潘柽章的《国史考异》、李洵的《明史食货志校注》、黄云眉的《明史考证》及报刊上发表的大量文章和相关工具书。
第五,校勘记大体上沿用原来《明史》的点校成方,纠误、存疑,不补内容。纠正错误,对于有不同记载的内容一一指明,但对于没有记载的事情,即使是重大事情,如清朝前期的事情都不补。
第六,整理的全过程中形成五种成果。一是尽最大的可能找出《明史》各篇的写作依据,并加论证,写出探索《明史》史源的文章。二是对修订本的所有校勘写出详细的说明论证,形成考异论文。三是对修订中华点校本《明史》所作的标点、断句、分段等各项更改写出详细说明。第四个成果是作出每条校勘所使用的原始资料长编。第五个成果是完成中华点校本《明史》的修订稿。
第七,在上述基础上,修改原来的前言。中华本《明史》有前言,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下,前言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明史》是由清朝人编修而成,因此清朝人对其推崇备至,这是一个极端。而文革时所写的“前言”成了另一个极端,尽述《明史》的局限性。因而,《明史》的价值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评价。所以通过修改“前言”使大家能够对《明史》有个客观的认识。
主持人:南先生刚才把他关于修订中华本“二十四史”《明史》的设想向大家做了很清晰的介绍。南先生的设想蕴含着一套深厚的文献整理学问和思想,精熟这套思想,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各个断代各方面的问题都会游刃有余。下面请同学们仔细斟酌提出问题。
听众提问:
您怎样评价钱海岳的《南明史》?
南炳文教授:南明史留下的文献很丰富,记载错综复杂,因此需要经过很细致的考订才能够确定一实事。该书中的几篇我恰好做过校勘,因此,我只能针对我所接触的部分发表一些看法,我只能说以我的“一孔之见”,我认为这本书还须在事实上进行大量的考订。这是研究南明史一部很好的参考书,但其中的史实还需要仔细斟酌。
听众提问:
请您介绍一下您的《清史·遗民传》,谢谢。
南炳文教授:《清史·遗民传》如同其他传记一样,按照时间顺序编排。这个传篇幅大约相当于一般传记的一半,共10万字,50个人物。因为是50个人物,所以著名人物一旦归于其它传,那么就不再收入《遗民传》,比如黄宗羲思想学术很突出,他就归于《学术传》而不是《遗民传》。由于其中的人物大多是过去没有研究过的,所以做起来还是很吃力,搜集资料就像是大海捞针。除个别几个传外,初稿大体已经完成。通过编写《遗民传》,我受到很多启发,例如:作为与清朝不合作的“遗民”,这种不合作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事实上表现多种多样,在每一个人身上又不同。有的人表现得多,有的人则少。有的人则前期和后期表现不一样。地域不同,表现也不同,江浙地区遗民坚持的时间就比其他地区遗民长一些,在边远地区,遗民立场软化就相对厉害一些。这是因为,江浙人抱团,而云贵地方较为分散。软化的表现也不一样,而软化的底线是不做官。另外一个问题是有关遗民的记载与事实有很大不同。由于受编写者意图的影响,清初的记载大多是抱着对遗民的同情,或者立场相似的记载。清朝官方的记载和清末民初的记载都大体上表扬他们的“气节”,对软化一面不谈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