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本课程自1949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建系以来,就是最主要的基础课之一,以四年制为例,开设时间长达2年。史学前辈徐喜辰、陈连庆、张亮采、赵俪生、李洵、吴枫等先生都曾经为本课程的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他们在国内大学率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出多卷本的《中国古代史》教材,这套教材虽然只是在学校内部印行,但在国内大学、历史学界乃至港台大学和历史学界都产生过巨大影响,被多所大学历史系定为教科书。其中,吴枫的《隋唐五代史》、李洵的《明清史》,于195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上世纪80年代初,这套教材经过审定,由辽宁教育出版社作为《大学自学教材》出版,包括:詹子庆《先秦史》,冯君实、高尚志《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吴枫、陈伯岩《隋唐五代史》、杨树森、穆鸿利《辽宋夏金元史》,李洵、薛虹《明清史》。这套教材曾经作为校内外全日制本科和函授生教材使用。
80年代中期,应全国中学师资培训的需要,我们编写出版了《中国古代史》上下册,詹子庆、田泽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作为电视卫星教材之一,多次再版印刷。与教材相配合,我们还录制了教学片,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本书也曾经作为校内外全日制本科和函授生教材使用过。1996年,应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要求,我们重新组织编写队伍,对本教材进行较大规模的修订编写,由詹子庆主编,于1996年出版了《中国古代史》(第二版)上下册,被国内许多大学作为教材使用,至今已经多次重新印刷。
2002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了赵毅、赵轶峰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本书作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在充分吸收历史学及其他学科科研成果的同时,在改变传统教材中把历史写成政治史和王朝兴衰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内容上加大了社会、民生、文化和科技的比重,初步形成了以展示中华文明史的发展进步为主要线索的特色。自2003年起,本书即作为校内全日制本科教学所用的教材至今。2006年,本书被教育部列入“十一五”国家级教材名录,目前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列入修订计划,主要由承担本课程的教师参与修订工作,预计2008年7月交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理论课教学内容
(1)课程内容与体系结构
本课程在结构体系上按王朝顺序结合中国文明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排列,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七个阶段展示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每个时段的历史发展又按照各不相同的时代特征,上下联贯,勾勒出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面貌和基本规律。
课程内容包括了上述各个历史时段的国家制度、社会、经济、军事、民生、学术、教育、民族、宗教、哲学、科技等,力求全面描述这一个时段的历史面貌,了解中华民族的先民在不同时期所创造的非凡成就和历史的丰富多彩。
(2)教学方式和目的
政治史或王朝兴衰史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社会、民生、文化、科技等内容更能够反映历史的丰富多彩。使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内容融会贯通、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克服简单化、模式化的倾向,向学生讲授生动鲜活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不是简单陈述历史现象的表层,而是注意揭示历史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实践性的教学设计思想与效果
1、指导学生阅读文献和教学参考书
教师向学生提出包括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成果的参考书目。并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阅读文献中遇到的困难。
2、组织课堂讨论
结合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阅读文献进行,教师事先就讨论的题目、要求向学生公布,并对学生在讨论中的发言记录在案,作为评定成绩的参考,每学期至少二次。
3、撰写课程论文
本环节以提高认识和把握历史问题能力为中心,教师在开学初布置论文题目,题目可以固定,也可以由教师提出范围和要求,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确定具体题目。论文题目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课程论文每学期至少一篇。
4、预期效果
通过上述实践性教学环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和锻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条件
1、教材的使用和建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依次有A、朱绍候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全三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B、《大学自学丛书》全五册(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C、詹子庆、田泽滨主编《中国古代史》全两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D、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第二版)全两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除A外,均为本课程教师队伍编写。目前,使用的教材是赵毅、赵轶峰主编的《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2、 扩充性资料
目前使用的资料文献是20世纪50、60年代出版的资料集,但在体系和内容上都是与传统教材的思想相匹配的,过于陈旧,已经不适合目前本课程教学的需要。90年代,曾经由本课程的部分教师收集、编写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料,但没有印行。目前急需编写一套与本课程特色相适应的资料集。
3、 实践性教学环境
本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是完备的,也具备可操作性。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主讲教师不能配备助教,对学生的文献阅读和课程论文指导很难到位和详批细改,实践性教学尚需进一步加强。
4、 网络教学环境
本课程的教师已经把网络作为了解史学前沿动态、指导教学实践最直接便捷的工具,部分教师制作了本课程使用的课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1)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减少历史过程的描述,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历史基本线索的勾勒和重大历史问题的讲授上,向学生介绍学术界重大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和主要观点。
(2)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传统方式主要包括教师讲授、板书、提问或讨论、课程作业等;多媒体教学主要包括教师用课件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教案、图片、录像资料、熟练利用网上资源,努力争取在有限课时内课堂信息的最大化。
教学效果
本课程经历了50余年来的千锤百炼,已经具备了体系完备、结构稳定、内容充实的特点。作为全日制本科的必修课,是历次教学检查的重点对象,接受过学校、院教学主管机关和领导的多次检查,认为本课程教学规范、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史论比例适当,对史实交待概括而清晰,理论分析明确而中肯。尤其对我们这样一支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常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学队伍感到满意。在“211工程”中期检查由校内外专家进行的评估时,认为本课程条理清晰,知识点准确,信息充实、全面。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对于学生所具有的广博得知识和出众的思辩能力颇感惊讶。认为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较高的水平。连续三年学生对本课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本课程的教师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对教学认真负责,讲授重点突出,难点清楚,对于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锻炼感到普遍满意。
|
|
|
|
|
|
|
|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C)版权所有 |
多媒体网络工作室制作维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