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西欧基督教文明的产生
6世纪之后的西欧文明进入了1个新的历史阶段---中世纪时代。在罗马和日耳曼两种历史传统以及各种时代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西欧的社会结构和面貌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其政治重心由以意大利为中心的环地中海地区迁至以法兰克为中心的内陆地区;其统治民族由罗马拉丁民族更换为日耳曼民族;其精神文化的主体由世俗性极强的罗马文化转化为宗教色彩甚浓的基督教文化。古典时代那种由希腊至罗马的单线一元发展模式全然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日耳曼诸王国、法兰克、加洛林帝国以及法兰西,德意志、英格兰等不同国家的复线多元的发展趋势。而在诸种变革之中,最深刻的是以奴隶制为核心的古典经济体制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以农奴制为核心的新的封建经济形态逐步形成,成为当时整个西欧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中世纪既不是"玫瑰红的理想时代",也绝非"黑暗的愚昧时代",而是1个既遍布着饥馑、困苦、暴力和不平等,又充满着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时代。正是在这1时代所造成的种种磨难与机遇中,源自于古典时代的西欧文明获得了再次扩充和更新。
一、中世纪的开端---法兰克王国与加洛林帝国
5世纪前后,在衰败的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日耳曼诸部落联盟兴建起众多国家政权。然而在此后绵延百余年的血雨腥风中,大多数蛮族国家夭折消亡,而唯独偏居高卢东北一隅的法兰克王国却日益壮大起来,最终成为西欧大陆的主宰。
【克洛维建国】 法兰克人,是属于西日耳曼人中的1支。原居住在莱因河入海口附近,其部落称萨利克法兰克人(意即滨海法兰克人)。481年,萨利克部落首领克洛维创建法兰克王国,因其出身于墨洛温家族,故称墨洛温王朝(481-751年)。建国后,克洛维率领部众,不断扩张。486年,在苏瓦松战役中击败高卢的罗马残余军队,占领卢瓦尔河、塞纳河流域;又征服了阿勒曼尼人。法兰克王国能在当时那种风云变幻、残酷复杂的局势中生存发展,是由种种因素造成的。
1、它地处偏僻,并未过多地介入诸日耳曼国家与罗马帝国的殊死博斗,因而未过早地削弱本不大强大的国力。2、建国不久,克洛维审时度势,决定皈依罗马基督教。既避免了与高卢罗马人在宗教上的对峙,又获得了高卢罗马教会强有力的支持。3、再次,在征服过程中,克洛维不曾明令剥夺罗马大地产主的土地,只是将旧有的罗马国有土地,及无主土地分赠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从而使高卢罗马地主与法兰克人之间不仅未产生严重的对抗,反而形成政治上的联合局面。法兰克新贵与罗马地主共同组成新国家的剥削阶级。4、克洛维本人突破传统习俗,秉持严厉打击氏族部落贵族的政策,逐步翦除潜在的对手,使新兴王权得以巩固壮大。克洛维之后的墨洛温诸王继续向外扩张,向南逐渐侵入高卢南部,向北征服图林根人,向东则威胁到萨克森人和巴伐利亚人。
【懒王与宫相】
新兴的法兰克国家尚处于初创阶段,内部统治还相当脆弱,尤其是还没有建立起1套有效的行政统治机构。中央机构仅由为数不多、职责不明的官吏组成。639年以后的历代君主孱弱无能,不理政务,史称"懒王"。而国家大权落入名为"宫相"的王室总管手中。宫相多出自权贵豪门,是地方贵族的领袖。他们大权在握,成为墨洛温王朝晚期的风云人物。715年,查理出任宫相,为挽救危局,加强中央权威,查理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他以强力征用贵族和教会土地,以服骑兵军役为条件的采邑分封代替以往无条件的土地封赐,组建起以中小贵族和上层自由民为主的强大骑兵武装,史称查理·马特改革。查理由此获得了对国内分裂势力的强大威摄力和抵御外侮的军事力量。732年,在普瓦提埃战役中,法兰克人击溃来犯的阿拉伯人,逼其退回比利牛斯山以南,捍卫了国家的独立。查理的威望日高,被称之为"查理·马特"("马特"意为铁锤)。742年,其子矮子丕平继任宫相。751年的苏瓦松会议上,矮子丕平在贵族、尤其是教皇的支持下,废黜墨洛温国王,当选为法兰克国王(751-768年),从此开始了加洛林王朝的统治。为了回报教皇的支持,丕平两度出兵攻打威胁教皇的伦巴德人,并把征服来的从拉文那至罗马的土地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加洛林帝国】 加洛林王朝第二代君主查理(768-824年)雄才大略,率领封建主四处征伐,开创了法兰克国家最辉煌的时代。查理在位46年,共进行50余次对外战争,建立起1个西南至厄布罗河、北达北海、东到易北河、多瑙河,南括意大利半岛北部与中部的大陆性帝国,其疆域幅员可与昔日罗马帝国相比。799年,罗马教皇立奥三世被罗马贵族所逐,只得向查理乞援。查理率大军进兵罗马,恢复了教皇权位。800年圣诞节,立奥三世为报答查理的恩德,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加冕,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从此西方史书称查理为"查理曼"(查理大帝之意),把法兰克王国称为"查理帝国"或"加洛林帝国"。在不断扩张的同时,查理也整顿内政,建立起1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器。
文功武治十分显赫的查理大帝,对文化教育也甚为关注。为改变日耳曼人文化落后的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的。
【封建制度的形成】 法兰克国家的创建与发展,只是西欧中古早期文明发展过程中的1个方面。而另1个重要方面就是古典时代末期萎缩的农本经济的复苏和成长。
在国家发展、生产力提高的推动下,封建生产关系逐步产生、发展,直至最终彻底取代了以往法兰克人简约的原始生产关系和罗马人衰败的奴隶制生产关系。随着社会发展,法兰克人地主与罗马人地主逐渐合一,成为大土地所有者阶级。而授产奴隶、隶农和沦落破产的法兰克公社成员成为依附农民阶级。大土地所有者与依附农民之间结成1种新型关系----封建生产关系。至9世纪初,法兰克社会的封建化基本完成。
在社会封建化的过程中,国家政权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大力推动封建化进程。国家在封建化中的另一方面作用是,通过各种法令、政策及国家行为,确立了法兰克封建制度的形式。8世纪上半叶,查理·马特一反前朝君王无度封赐土地的作法,实行采邑改革政策。他规定,采邑的领受者必须为赐予者服军役,并向其宣誓效忠;采邑的赐予者有义务保护忠心效力的领受者,使其不受他人的侵害;采邑分封只限终身,不得世袭。查理·马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法兰克国家的长治久安,特别是为了建立起以中小骑士为主体的强大军事支柱。但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这1改革则使当时的社会秩序得到修整,更加井然有序,同时也使采邑制度成为当时封建制度的核心。
到9世纪上半叶时,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普及。1、国家官职(伯爵、马克侯爵、公爵)和高级教职(主教、修道院院长等职)均采邑化了,以往文武官僚如今成为领受帝王采邑封赐的封臣;2、君王的封臣,如公爵、伯爵、主教等也将自己的土地再作为采邑分封给属下,再生出下1层次的封君封臣关系;3、终身占有的采邑逐渐成为世袭拥有的领地,改称封土。各级封建领主对其世袭领地不仅拥有所有权,还掌握了对领地上居民的司法审判权和行政管理权,其内部蕴含的割据、独立倾向也日益增强,因而帝国统治非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步步走向分崩离析的境地。
【帝国的分裂】 814年,查理大帝病故,其子虔诚者路易继位(814-840年)。终其一朝,父子相争,兄弟阋墙,世俗贵族反叛,教会修道院乘机占地,各种事端接踵而至,从未间断。路易死后,长子罗退耳继位,其弟日耳曼路易和秃头查理起兵反抗,3王子之间爆发内战。841年,双方在奥塞尔附近的丰特内展开大战,未见胜负。842年,路易与查理在斯特拉斯堡举行盟誓,2人誓词分别使用古德语(条顿语)和古法语(罗曼斯语)。这是至今所知最古老、有准确时期的德语和法语文献。843年,路易之子日耳曼路易、秃头查理、和罗退尔缔结凡尔登条约,3分帝国。路易为东法兰克王,领有莱因河右岸和巴伐利亚地区,其地域大致在现德国西部,是在语言和血统方面主要属于条顿人的国家;查理为西法兰克王,领有大体在今法国境内的地区,主要讲罗曼斯语;罗退耳保留皇帝头衔,并兼意大利国王,领有意大利半岛中、北部及东、西法兰克之间狭长的洛林地区。870年,日耳曼路易和秃头查理签订墨尔森条约,瓜分夹在他们中间的洛林地带。凡尔登条约奠定了日后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3个国家疆域的基础。
【频繁的外族入侵】 9世纪以后,正当查理帝国日趋分裂之际,整个西欧又遭到来自东、南、北3面的外族侵袭。东方的入侵者是马扎尔人,即匈牙利人。10世纪中叶之后,马扎尔人因自身农耕经济的发展和德皇奥托一世的顽强抵御,逐渐停止侵掠。
由南方侵入西欧的是阿拉伯人。及至11世纪后,阿拉伯人对西欧的侵扰渐渐停止。
对西欧最大的侵袭是来自北方的诺曼人。诺曼人是属于古日耳曼人中的1支,包括丹麦人、瑞典人和挪威人,原居住在易北河口以北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79世纪以后,诺曼人开始向外侵略、移民,形成对当时基督教西欧各国最严重的威胁。侵略方向大致有3:西路主要是挪威人进攻苏格兰和爱尔兰等地;中路为丹麦人,主要袭击法国和英格兰;而东路则是瑞典人,他们向东欧发展,即古罗斯历史中的瓦里亚格人。
二、西欧封建社会经济的成长
6-9世纪,西欧社会经济呈低落萎缩状态。中古早期的西欧社会发展水平,无论是与古典文明的鼎盛时代相比,还是与同期的亚洲经济水准相比,都显得十分落后。因而中古早期西欧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还相当薄弱。
【以大垦殖运动为中心的农业发展】 自10世纪起,西欧农业在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上都出现了较大变革。1、三圃制耕作方式逐步扩大。较之传统的二圃制,三圃制的采用使西欧实际可耕地面积大为增加。2、重犁的普及。西欧土壤的质地一般都较粘接,以往使用的轻犁只能翻耕地层表面,效果不佳。10世纪前后,重犁开始出现。这种犁一般需用较多的畜力牵引,可翻耕较深的土壤,同时这种犁装备犁板,能在翻耕田地的同时开出畦沟,从而解决了春季潮湿土地排水的问题。耕作制度和重犁的出现及普及,势必推动西欧农业的发展。
10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的300年间,西欧各地一直在不断地开垦荒地,从而构成了1场声势浩大、为时长久的大垦殖运动。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贵族、教会、农民等各个阶层、集团都积极加入了这场运动。先是迫于生计的农民自发地进行,后来封建贵族为增加自己的收入,招徕农民进行垦荒,教会和修道团体也以积极的姿态、完善的组织加入进来。这场垦殖运动的类型大体可分为两种,1、对西欧内地那些尚未耕作的土地,如森林、沼泽、草地等进行垦辟,是为内向性垦殖;2、对西欧周边地区的外向性拓殖,如对中欧斯拉夫地区的移民垦荒和对西班牙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土地的争夺和开辟。这种外向性垦殖往往又演化成西欧封建势力的对外扩张。
垦殖运动的社会经济意义巨大而深远。
1、 这场运动使西欧内陆的广大地区首次成为农耕地区,奠定了后世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轮廊,也使西欧的地理面貌变生了较大改观,并确立起以扩大耕地面积、促进粮食供应的外延性增长模式。
2、 垦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西欧农耕技术的不断改进。到13世纪时,
西欧各地更多地种植有肥田功效的豆科植物;铁制农具愈发普及,犁铧一律包上铁片;行走较快的骡马普遍地用于牵耕,因而可耕地数遍,以耙松土壤;耕地单位面积的收获也有较大提高。
3、 大垦殖运动带动着农业全面发展,为西欧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前提条件。正是在11-13世纪期间,西欧的人口有了较大增长。同时西欧社会经济的结构在农业持续发展的带动下发生了新的变革。不断增长的人口、比较充分的粮食、原料供应都刺激着社会消费的扩大,从而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市场。11、12世纪,西欧各地涌现出许多乡村市场。总之,以大垦殖为中心的农业大发展是10-13世纪西欧社会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为西欧封建文明的存在、发展、变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庄园和农奴】 自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流行1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一般而言,封建庄园的剥削方式都以劳役地租为主,庄园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庄园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大部分。领主自营地主要是由庄园农民以服劳役的方式来耕种。这些服役的庄园农民一般是严重依附于领主的封建农民,史称农奴。封建领主派管家监督农奴耕作,并在庄园建有仓库、马厩、备有耕畜和一些农具,自营地的收益全都归封建主所有。而农奴则靠耕种自己的份地维生。农奴对份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其所有权仍归封建主。若农奴后代继承份地使用权,必须交纳继承税。
由于西欧中古社会发展缓慢,致使庄园的耕作制度长期不变,而且其中还保留着相当多农村公社时期的因素。这种制度的基本特征有3,1、条田制,即庄园的所有耕地都呈条田状,插花分布,领主自营地、各家各户的农奴份地互相交错;2、轮作制,当时的耕作技艺基本是三圃制或二圃制,所有的条田又都混杂连片,因而实行强迫轮种;3、敞田制,即当每季作物收获之后,各户须将自己拥有的条田向公众敞开,作为公共牧场。
农奴是庄园经济中的直接生产者,与其他类型的封建农民一样,农奴也是1个独立的小生产者。从封建法律上讲,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其人身属领主所有,不得随意离开庄园,可由领主任意进行买卖或转让。同时农奴也没有结婚权、财产权,家庭财产的代际传接,须向领主交纳"死手捐"(即继承税)。农奴的生活天地被束缚在狭隘的庄园内。因此,封建庄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1个经济自给自足、政治宗教自成体系的独立社会组织。13世纪之后,广大农奴以传统的公社形式反抗领主的运动愈演愈烈,开始要求并蕴育着西欧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在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西欧城市虽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而显萎缩衰败境况,但并没有彻底消失。及至11世纪中叶之后,新城市更是大量出现。此外,许多旧城市的人口也都有所增加,规模有所扩大。西欧城市或成为政治文化中心,或成为工商业中心,进而成为西欧封建社会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4世纪之前,西欧各国政治分裂,封君封臣制盛行,大多数城市都座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之上。那些一向把城市视作财富来源的封建君主和领主们,都依据领主的法定权力,对城市居民实行封建统治和盘剥。为了摆脱领主的封建束缚,争得有利的发展环境,许多城市开始争取建立自由城市的运动。这些自由或自治地位一般是以封建领主,或国王颁发的特许状为法律依据的。一般来说,金钱买卖是城市获取自由或自治权力的主要途径。
应当指出,中古西欧城市此时所取得的各种自由及自治权利,在本质上仍是某种封建特权。尤其是当把这些城市的本质特征放在整个西欧封建制度的框架中考察时,就会发现西欧城市与西欧社会在封建性质上是一致的。城市与封建主的斗争只是为了在封建社会内争到1个更好的位置。
当然,西欧中古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对西欧封建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是巨大的。经济上,城市是手工业和商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它的发展必然导致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使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治上,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自由与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实体,从而使西欧社会的政治力量格局更加复杂化。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也应运而生,世俗学校、各种大学纷纷建立,12世纪末以后,相对发达的城市教育体系,开始向国王统治机构输出法学家、理财家等专门人材。适应商品经济中市民心态的城市文学也渐渐萌生,从而使西欧中古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
【城市的经济生活与行会】 西欧城市从兴起到13世纪以后,规模一直很小,人口稀少。
由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市场规模有限,西欧城市中的手工业也长期保留着简单小商品生产的性质。
长期以来,西欧城市都在竭力维护自身的安全和经济利益。行会便是手工业者们按照行业而形成的城市基本组织。严格禁止竞争是行会经济政策的基本特征。行会一方面竭力阻止外地商人、手工业者及其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另一方面严格限制行会内部的竞争。行会是封闭性极强的经济垄断组织。行会也是城市内部的1种社会和政治组织。
商人们也组织起自己的行会,即商人公会,其作用及性质基本与手工业行会相似。
西欧城市也同整个社会一样,阶级分化、地位差异日益突出。经济上的剥削与被剥削,政治上的统治与被统治,社会地位上的高贵与卑贱,使城市内部充满着对抗与冲突。城市下层平民和以中小手工业者为主的市民常常与城市贵族进行各种方式的斗争。
【商业与贸易】 西欧中古社会前期,虽然自给自足的农本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商品交换和流通仍是整个社会经济中的1个组成部分。
早在法兰克时代,尽管传统的贸易通道和商业都遭到了严重破坏,但还残存着一些奢侈品商贸活动。西欧内陆的集市贸易多是以物易物的物资调剂,商业活动水平很低。
10世纪以后,西欧商业活动增多,商品交换日益普及,范围不断扩大。
13世纪前后,西欧形成了专门从事大型定期集市和国际性转运贸易区域。集市是长途贩运货物的交易场所,定期开设,重要的集市一开就是几周,各地商人云集1处,货物品种齐全。此时欧洲最著名的集市是香槟集市。它位于西欧中部的香槟伯爵领地上,南、北商人来此经商十分方便。甚至连希腊、西亚和北非等远方的商人也常常来此地从商。
国际贸易的发展,在西欧各国逐渐形成了两个贸易中心区,一是南方的地中海贸易区。该贸易区主要由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城市把持。二是北海及波罗的海贸易区,以布鲁日、律伯克、汉堡等城市为主。
三、西欧各国的封建政治
10世纪,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基本完成,外族入侵浪潮逐渐减弱、大规模的农业垦殖运动、工商业的繁荣活跃和城市的普遍兴起,使西欧社会迈入了封建文明的鼎盛时期。与此同时,西欧的封建政治格局也出现了重大变化:前封建时代的残余消失,整个政治制度愈来愈呈现出鲜明的封建主义特征;法兰克时代那种相对统一的政治局面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大大小小封建政权的割据。导致这种格局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既与农本经济的封闭隔绝有关,也与西欧诸国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器普遍不完善有联系,更与封君封臣制所形成的政治结构密切相关。因而,这1时期西欧社会的贵族政治特征十分突出,王权相对孱弱。君主与贵族这两大政治势力之间的争斗一直持续不断,成为影响和制约西欧封建政治制度演变的主要因素。
【法国政治与王权的扩张】 加洛林帝国分裂之后,由秃头查理所领有的西法兰克逐渐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国王的领地及实力并不比诸侯强大多少,只是因为据有"国王"的头衔,是加洛林王朝的合法继承人,因而才被诸侯们所尊奉。
987年,加洛林王朝绝嗣,罗伯特家族的休·卡佩被教俗大贵族拥立为王,开始了卡佩王朝的统治(987-1328年)
卡佩王朝初年,割据势力十分猖厥,大诸侯根本不向国王履行任何封臣的义务,而王畿内的小封建主也时常起事抗命。国王休·卡佩为维护王室利益,苦苦与贵族周旋。12世纪初,卡佩王权得到稳固与扩展。
12、13世纪之交,法国加强王权、统一国家的历史进程发展到1个新阶段。足智多谋的法王腓力二世(1180-1223年),毕生致力于国家统一,成就颇著。他遏制住了以诺曼底---安茹系诸侯为首的分裂主义势力。1214年,腓力二世同英王约翰及其同盟者德皇奥托四世和佛兰德尔伯爵组成的联军进行决战,取得布汶战役大捷,从而获得"奥古斯都"的英名。腓力二世不仅使王室领地增加近3倍,财政收入明显改善,而且也使王权与城市的联盟更为发展、巩固。
路易九世(1226--1270年)继位后,继续拓展王室领地他留下了1个精神威望与政治实力相得益彰的王国,因而被后人尊奉为"圣路易"。
【英国政治与王权的消长】 5世纪到9世纪,日耳曼人迁徙浪潮波及不列颠岛之后,英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定, 1042年,信教者爱德华(1042-1066年)出任国王,才恢复了国家的独立。
1066年1月,爱德华病故,威塞克斯王朝绝嗣,英国贵族贤人会议选举哈罗德伯爵继承王统,此举遭到其他觊觎者的反对,引发了1场争夺英国王冠的政治角逐,这对以后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以亲属关系要求继承英国王位,并声称爱德华生前曾答应死后将王冠交给他。但这1要求遭英国贵族贤人会议拒绝。1066年9月底,威廉率数千骑士组成的精锐之师,横渡海峡,在英国南部登陆。10月14日,在哈斯丁斯会战中,诺曼底军队大胜英军,击毙哈罗德。12月底,诺曼底军队攻占伦敦,威廉在威斯敏斯特加冕称王,是为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开始了诺曼底王朝在英国的统治。
诺曼底征服使封建经济制度在英国得以确立,英国的封建化进程大为加速。1086年,威廉一世命王室官吏对全国土地占有、赋役状况进行普查,编成《土地赋役调查薄》,为后世留下了1份了解当时英国封建化过程的珍贵文献。同年,威廉一世在索尔兹伯里召开贵族大会,强制全国所有封建主,都必须直接向他本人宣誓效忠,都必须为国家服兵役,承担各种义务。这种作法改变了西欧大陆流行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惯例。形成了英国独有的主从关系1体化的政治结构。此外,威廉一世对臣属的土地分封是随着征服战争的进展而逐渐进行的,落入每个封建主手中的领地散布全国各地,彼此相隔,互不相连,因而大封建主不易割地自雄,与王权抗争。王权相对集中强大、较早确立王权政治,是诺曼底征服所导致的重要政治后果。
1154年,法国安茹伯爵以亨利一世外孙的身份承袭英国王位,是为亨利二世,开始了金雀花王朝的统治。亨利二世不仅为英国国王,还在法国领有安茹、曼恩、图棱、阿奎丹、普瓦都、诺曼底和加斯科尼等封土,疆域广阔,横跨英法两国,时人谓之为"安茹帝国"。亨利二世生平最大的成就是对英国封建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改革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1、 司法改革。他竭力贬低领主法庭的作用,提高王室法庭的地位,规定:自由民在缴纳一定费用后,可把涉及自己的案件从领主法庭移交给王室巡回法庭审理;废除了旧日的"神命裁判法",由"誓证法"和陪审团取而代之;由王室法庭颁布的法律在全国具有普遍效力,形成西方著名的"普通法系"。这些司法制度的改革,大大削弱了封建领主的权势,增强了英国国王的威望。
2、 兵役改革。根据惯例,以往封建附庸的兵役1年只有40天,这既不适合
长期战争的需要,也使国家武装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因此,亨利二世免除了部分骑士的兵役,规定他们交纳"盾牌钱"(即兵役代替税),国家用这笔代役金招募长期服役的雇佣兵。盾牌钱制度的实施,不仅使国王的军事力量大为增强,同时也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后果:那些交纳代役金而免去兵役的骑士,在以后1,2个世纪中逐渐成为不习武事,专心经营农业和牧羊业的乡绅。他们追逐实利,关注经营,开始与那些好勇尚武、追求功勋利禄的贵族分道扬镳。
亨利二世死后,英国王权强化的趋势中断。由于英国王权不断逾越封建政治秩序的界限敛财,失去了已有的社会基础和一切可以联合的社会力量,因而迅速败落。1215年6月15日,英国大贵族利用社会的普遍不满,在骑士和市民的支持下,以武力迫使约翰认可了由他们起草的"自由大宪章"。其主要宗旨是,维护封君封臣制度的既定原则,维护教俗封建贵族的特有利益,因而成为限制王权的封建性政治文件。"大宪章"规定,封建法律高于王权,未经教俗封建主同意,国王不得征收额外的协助金和盾牌钱;小领主之间的财产纠纷应由其领主审理,国王法庭不得干涉;国王不得侵犯教会权利,随意征收教会地产。同时,"大宪章"也照顾到骑士和市民的某些利益。"大宪章"的颁行,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英国王权。
【虚妄的国度---神圣罗马帝国】
查理大帝在世时,曾大规模向东扩张,得大片土地。这1地区在843年查理帝国分裂后,由日耳曼人路易所控制,是为东法兰克国。在漫长的岁月中,又逐渐演化成德意志王国。
911年,加洛林王朝绝嗣,各大公国卷入王位争斗之中。919年,各大公国贵族代表会议推出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捕鸟者)为德国国王(919-936年),开始了萨克森王朝的统治。
936年,奥托一世加冕为王。为抑制各大公爵,他对日耳曼教会施行笼络政策,以借教会势力强化王权。他赐给教会大片领地,并把领地上的行政权与司法权也一并授予主教,史称"奥托特权"。在教会支持下,德国王权一度强盛起来。
962年,教皇约翰十二世为奥托一世加冕,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967年,奥托三入意大利,拥立教皇约翰十三世,自此神圣罗马帝国形成两大习惯:一是选举教皇必须有皇帝认可,方为合法;二是德国国王同时为意大利国王,由教皇加冕后,可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奥托一世之后的历代德国帝王,都以东扩南侵为国策。然而它们并未给德国带来任何益处。1075年,教皇格利哥里七世宣称教权高于一切,世俗君主不得干预教皇选举和主教任职,打破了100多年来皇帝批准教皇选举、任命主教的惯例。德皇亨利四世对此极为愤怒,双方斗争激烈。教皇宣布破门律,开除亨利教籍,解除其臣民的效忠誓约,并煽动部分德国诸侯另立国王卢多尔夫。亨利四世迫于形势,暂时屈服,前往意大利卡诺沙向教皇请罪,是为著名的"卡诺沙事件"。传说亨利四世裸头跣足,露立庭前3日,方获教皇赦罪。1084年,亨利四世认为时机成熟,大举进攻意大利,驱逐格利哥里。这场皇帝与教皇争夺教会授职权的斗争,持续了近半个世纪。1122年,双方达成妥协,签订了《沃姆斯宗教协定》,娑ǎ袒崾谥叭ㄖ邢笳魍恋厝Φ娜ń冢苫实凼谟瑁幌笳鹘袒崛Φ闹富泛腕苏龋山袒适谟琛6哉庵酵仔壑缘奶踉迹实塾虢袒仕蕉疾宦猓讨栽诩绦?br>
德国境内,诸侯猖獗,大肆瓜分皇室领地,封建政治陷入极端混乱状态。
四、"上帝在人间的事业"---西欧封建教会和封建文化
西欧社会由古典奴隶时代向中古封建时代的转变过程,也是由希腊罗马文化向基督教文化演变的过程。基督教文化逐渐成为西欧文化的核心、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罗马天主教也成为西欧封建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独特的组织和方式影响着西欧中古社会的历史发展。
【西欧基督教化与基督教的封建化】 以罗马教会为中心的西欧基督教正统教派,在蛮族大迁徙的狂风暴雨中同罗马帝国一样面临着灭顶之灾。大多数日耳曼王国在接触到基督教之后,都奉尊或皈依了非正统的阿利乌斯教派,对罗马派基督教持敌视排斥态度。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率终皈依罗马基督教。查理帝国解体时,西法兰克和意大利等广大地区已基本基督教化了。
由东法兰克王国演变而成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承担起向中欧传播基督教的重任。中欧和北欧地区相继完成了基督教化的过程。
早在3世纪,基督教就传入与西欧大陆1海之隔的不列颠群岛。7世纪中叶,在当时封建王公的支持下,罗马派基督教在英格兰确立了正统地位。
此外,伴随着"收复失地运动"的不断推动,罗马派基督教对西班牙半岛的"再征服运动"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取替了以往的阿利乌斯派基督教。
基督教化对于西欧中古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它使处于严重分裂状态下的西欧各地区、国家、阶级、人群,拥有了1个统一的信仰体系,使西欧封建文明在文化和精神生活中具有了整体一致性。正是在基督教化过程中,西欧才成为人类中古文明区域。从宏观上看,基督教与古典文化同为中古以后西欧文明发展的两大源泉。
在使西欧各地全面基督教化的同时,基督教也逐渐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西欧各国的封建统治者们,不仅把基督教作为宗教信仰,而且也把其作为教化民众、统治臣民的思想工具和意识形态。因而,他们以种种方式,甚至不惜采取武力手段来推进"上帝在人间的事业"。
【教会的制度化发展】 在推动西欧封建制度化的过程中,罗马派基督教会自身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即罗马教会的全面制度化。
从组织制度而言,罗马教会的神职人员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别:教士和修士。4世纪初,第一所隐修院在埃及创办。到11世纪前期,西欧的修道组织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以法国克吕尼修道院为首的联合组织----修会。12、13世纪,随着西欧宗教情绪的高涨,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修会组织,如息斯特西安修会、法兰西斯修会、多米尼克修会等。十字军东侵期间,又建立起具有军事武装性质的修道团体----骑士团,如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等。此外,在西班牙半岛的再征服运动中,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骑士团组织。
西欧教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教皇制为核心的教阶制度: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首主教(即首席主教,一国教会组织之首或首都所在地的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罗马教廷把整个西欧的基督教组织及神职人员,按着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统统纳入1个巨大而完整的组织体系之中。
教义系统化和理论化、信仰礼仪的规范化是西欧基督教逐步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基督教制度化的重要内容。4-5世纪期间,以奥古斯丁、安布罗斯和杰罗姆3位杰出的神学家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形成,它改变了原始基督教在教义方面的混乱状况。在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认识上帝的原则下,教父哲学用新柏拉图主义哲学来论证基督教教义,从而把神学与哲学结合起来,使之更加理论化、系统化;以"三位一体"的神学观念来为教权至上论提供理论依据。11世纪之后,经院哲学取替了教父哲学,将基督教神学的理论化、思辨化推向新的高度,建构起1个庞大而繁复的哲学化神学唯心论体系。被誉为"神学之王"的托马斯·阿奎那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一切知识都是为了论证上帝的存在和伟大。在其所撰著的《神学大全》1书中,他出了"宇宙秩序论",对教会权威和封建社会等级秩序作了充分的神学论证。
以"原罪"、赎罪和得救3大信条为主的信条理论,在中古时代也被精心加以改造,从中演绎出"教会赦罪"制度。
1215年,罗马教廷为统一信徒的宗教行为、光大基督精神,召开了第4次拉特兰宗教会议,确定基督教礼仪为7大圣礼,即:洗礼、坚信(坚振)礼、婚礼、圣餐礼、忏悔礼、终敷礼和授圣职礼,并要求全体基督徒每年至少要向神父忏悔1次,做弥撒1次。从此,西欧基督徒的宗教生活大为规范,宗教礼仪的约束力和象征性大为加强。
此外,基督教会的制度化变革还包含许多内容,如教皇选举程序,规则,教会法庭设置和种类,特别教会法体系的确立等。
【教皇权力的膨胀与政教之争】 罗马教会在西欧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植下,不断获得巨大的政治、经济权益。与此同时,罗马教会也把许多绳索套到了自己的脖子上,许多棘手问题,如教会内部世俗化问题、教权与世俗王权的关系问题等纷至沓来,使无所不能的教会倍受煎熬。
所谓教会内部的世俗化问题,是指在教会内部,愈来愈多的高级神职人员敬业精神日益淡薄,他们不再认真履行宗教职责,反而贪图钱财利禄,使教会威信扫地,上帝尊严大打折扣。
教权与王权的关系问题比较复杂,涉及的内容很多,如教职授予权、教皇权威及地位等等,其实质是日益强大的教会与世俗王权争夺对宗教和社会的控制权;其核心是教皇的神权是否高于王权。
教会的腐败和虚弱激起了那些虔诚而狂热的教徒们的极大不满,1场教会改革运动处于酝酿之中。10世纪,在法国中部克吕尼修道院的首倡下,掀起1场清除教会自身腐败、改变教权从属王权的教会改革运动。11世纪中叶,在克吕尼改革派的宣传和活动下,罗马教廷的权威有所提高。
1073年,希尔德布兰当选教皇,是为格利哥里七世。1075年格利哥里七世召开罗马宗教会议,通过了反对世俗授职权、圣职买卖和教士结婚的决议,并明确规定,违背者革除教职或开除教籍。英诺森三世在位期间(1198-1216年),罗马教皇的权势达到顶点。罗马城和教皇国境内的世俗贵族被制服,长期妨害教皇统治的心腹之患被清除;1215年,"第四次拉特兰宗教会议"规定:基督徒的宗教生活规范化;扩大与整顿教廷机构;改变以往由各地大主教兼任教皇使节的惯例,改由枢机主教巡访各地,监督教会;加强各地主教对下属教区和修道院的管理职责等等。这就为教皇干预地方教会事务和任命主教权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而形成1套具有中央集权性质的教会管理机制。
【十字架对新月的战争---十字军东侵】 不断强大起来的罗马教会在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式影响西欧封建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常常以"十字军"这1特殊军事组织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论是镇压西欧人民的反抗,还是西欧封建主的对外扩张,十字军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11世纪下半叶,塞尔柱突厥人占领了基督教发源地耶路撒冷。1095年秋,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召开有6、700名主教和修道院院长参加的克勒芒宗教会议。会上,他发表了极富感染力的长篇演讲,号召西欧基督徒踊跃参加收复"圣陵"、"圣地"的反伊斯兰教的十字军,掀起1场波涛汹涌的东扩战争。一时间,西欧社会几乎各个阶层都加入到这场狂热的运动之中。同时,拜占廷帝国的皇帝则希望以此获得西欧的军事援助,加强抵御塞尔柱突厥人的力量,因而在初期也支持十字军东进。
1096年春,急不可耐的农民十字军先行出发,结果大部被歼,充当了第1批牺牲品。
在第1次十字军东侵结束后,西欧又陆续发动了7次类似的扩张战争。1202-1204年间,第四次十字军由于受威尼斯商人的唆使,不攻打异教的穆斯林,而是改变初衷,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征服了拜占廷的大片领土,建立起所谓的"拉丁帝国"。拜占廷在来自西方基督徒兄弟的致命打击下,从此一蹶不振。
十字军东侵是中古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影响深远。对东方人民来说,十字军东侵无疑是1场浩劫,西欧人民也为此蒙受了巨大牺牲。但对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来说,十字军东侵则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它以1种极其野蛮的方式扩大了西欧基督教文明与东方阿拉伯文明的交往,使西欧封建主目睹了远比欧洲发达的物质文明,学到了一些东方的思想文化;其次,西欧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冲和调解,西欧的经济发展也得到一定的刺激和促进;再次,罗马教会的威望与作用也因此而大起大落。在十字军东侵初期,罗马教皇的权力和威望一度如日中天,整个社会的基督教意识随之提高。后期随着战场上的不断失利,十字军神话亦逐渐破灭,教皇的威望也一落千丈。
【基督王国中的反抗---宗教异端】 中古西欧教会内部一直存在着对教义、信条的不同理解和解释,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派别。以罗马教廷为首的主流派以正统自居,视其他派别为异端,不断加以排挤、迫害。12-13世纪,法南部的阿尔比派;14世纪,英国的威克里夫派和以约翰·保尔为首的"罗拉德派";15世纪前半叶,捷克的胡司派,该派异端又衍生出市民圣怀派?/a>、农民的塔波尔派等,都是反抗正统教会的产物。对这些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异端派别,罗马教廷及各国封建阶级采取了强硬措施,经常纠集"十字军"进行血腥镇压。而上述异端派别则针锋相对,从异端反抗发展为武装起义。如意大利多里奇诺雷起义、法国的扎克起义、英国的瓦特·泰勒起义、捷克的胡司战争和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等,都与宗教异端教派有着密切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