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教学机构 | 科研机构 | 科研设施 | 学科专业 | 科研成果 | 师资队伍 | 领导机构 | 教育培养 | 教育资源 | 学生工作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名历史系,始建于1949年。是由林志纯(日知)、朱寰、郭守田、李洵、丁则民、陈连庆、徐喜辰等老一辈史学家创建的我国东北地区历史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到"文革"结束前,这个时期的业绩突出地表现为:(1)1955年在全国率先举办有苏联专家参加的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亚洲史研究班,不仅造就了伊文成、彭树智、王春良、马家骏、刘文鹏、刘家和、毛昭晰、李长林、周怡天,崔连仲等著名史学家,而且在同期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中还涌现出邹有恒、戚佑烈、朱绍侯、苑书义和韩成文等一大批著名的史学人才,对全国的历史教学和研究事业形成了强劲的辐射。20世纪80年代京广线沿途的大学历史系主任几乎均出自这个时期的毕业生。(2)我院教师编写出一批历史专业教材,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世界史学科因此而成为国家教育部重点扶植建设的学科。第二个时期是80年代。在这十年间,我院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81-1987年间,先后获得了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三个博士点(后因1997年国务院对学科进行调整,原有的两个世界史博士点被合并为一,硕士点亦然)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地区国别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五个硕士点。1988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专业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0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向美国派遣和接受"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的单位。这些成果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第三个阶段是1995-2005年。这其间,我院于1995年被确定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保护基地。1996年,我院成为国家"九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1997年获得专门史硕士点。2000年,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等院校世界历史学科唯一的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12月世界史专业被国家再次确认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2年,经过教育部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批准,在历史文化学院增设旅游管理专业。同年,整个历史学科又成为"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2003年,历史学科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和国家劳动人事部设置的博士后流动站所在单位。至此,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覆盖了整个历史学科,形成了完备的高学历教育体系。2004年根据东北师范大学的发展规划,历史系始更名为"历史文化学院",下设中国史、世界史、古典文明和旅游管理四个系,附设古典文明研究所、世界中世纪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所、美国研究所、东亚文明研究所、史学理论研究所、东北史研究所、教法函授部,另外还有世界文明史中心(教育部)、东北边疆工作站(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2005年设立的亚洲文明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多年来,历史文化学院一直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所在单位。学院现有教师67人,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19人,外籍教授3人,副教授16人,其余为讲师和助教。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8人,有1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67%以上的教师有出国留学经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比较合理,40岁及其以下的青年教师27人。在承担本科教学的教师中,45岁以下有博士(含在读)学历的教师达90%以上。学院有学生1049人,其中本科生600人,硕士研究生300人,博士研究生100人,函授生300人。全院师生比为13.9:1。
    改革开放以来,我院在教学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完成了由模仿苏联史学学科体系向开创符合国际学术规范并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的转变;由以编撰专业教材为主向专业研究为主的转变;由依靠国外研究论著文献向研读外国原始文献的转变;由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向以培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为主的转变。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东亚思想史、国际关系史、地区国别史,为世界史学科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唐宋史、明清史、中国近现代史,构成了中国史研究的主体结构。这种配置,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区域性,既各有侧重,又彼此关联,形成了门类齐全、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开创的中西文明及制度结构比较研究、亚述学、埃及学、古典文献版本研究、基督教文明研究、以东北亚国际关系史、冷战时期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史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史研究、以美国城市史、移民史、社会史研究为核心的地区国别史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居于领先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以"夏商周断代工程"子项目研究、汉代豪民研究、唐代制度史研究、西夏外交史研究、明清社会史研究和大型古籍整理为切入点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以"日本与中国东北研究"为核心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以及以中日思想比较为核心的思想史研究,与国内同领域、同学科专业相比,均别具学术与地方特色。由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期坚持"三高"标准("高层次的项目"、"高水平的论著"和"高级别的奖励"),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奴隶制文明由城邦发展到帝国的规律性、中西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共同规律及特殊道路、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中结构变迁、制度转换的形态与特点、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的体系、美国对日占领政策史史料学研究、美国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与巴黎统筹委员会研究、美国城市与移民史研究、中日思想史比较研究、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政策研究、中朝边界问题研究、中韩关系史研究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和建议。
    多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日本东京大学、东京学艺大学、宫城教育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迈阿密大学、加拿大艾伯塔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外高等学府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现在,历史文化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正在努力而忘我地工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