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李 立
性 别
出生年月
19596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学 历
博士
 


研究方向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唐文学 古代神话与文化研究 汉墓神画研究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78年至1982年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读书 获学士学位
1983年至1986年 吉林毓文中学任教
1987年至1990年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方向)专业学习 获硕士学位
1995年至1997年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方向)专业学习 获博士学位
1990年至1997年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 讲师
1998年至2005年6月 广东五邑大学中文系任教 副教授 教授 学科带头人 系主任
广东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3年至2004年学科会议评审组专家
2005年6月至现在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成果


主要著作:

1.《中外文学年表》编委,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曾国藩精选十八家诗》,点校,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3.《古典精华》,编委,(香港)三联书店1987年版。
4.《文化嬗变与汉代自然神话演变》(23万字),独著,汕头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文化整合与先秦自然神话演变》(24万字),独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看似逍遥的生命情怀:古代诗词与休闲》(20万字),独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汉墓神画研究:神话与神话艺术精神的探求与阐释》(28万字),独著,上海古籍人出版社2004年版。

主要论文:

1.《原始咒语诗的发展与消亡》,《思想战线》1986年5期。
2.《对原始神话载体的思考》,《语言文学论集》,东北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
3.《对儒学现状和未来的思考》,《长白论丛》1992年4期。
4.《五彩鸟、太阳神和始祖崇拜神话》,《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增刊。
5.《论〈山海经〉猪形神兽的神话传说》,《社会科学探索》1995年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6年5期全文转载。)
6.《社稷五祀与东夷农耕文化》,《蒲峪学刊》1996年1期。
7.《从母神、冢土到五色坛:周人土地神崇拜的演变》,《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4期。
8.《东夷族猪崇拜及其相关文化现象》,《绥化师专学报》1996年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7年2期转载。)
9.《从箕星、风师到风伯神:汉代风神崇拜模式的建立》,《松辽学刊》1996年4期。
10.《文化价值含量与汉代灶神话传说的演变》,《孝感师专学报》,1997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年11期全文转载。)
11.《在建构与解构中演变的汉代雷神话》,《社会科学探索》1997年4期。
12.《从对有限生命的否定到对无限生命的追求:汉代月崇拜和月神话的发展与演变》,暨南大学《东方文化》1997年5期。
13.《蟾蜍内涵多层次的历史文化积淀及在唐代咏月诗中意象的构成》,(台湾)东海大学《中国文化月刊》第240期。
14.《汉代牛女神话世俗化演变阐释》,《洛阳师专学报》1999年1期。
15.《由日月相偶到阴阳相配:日月神话在汉代的发展与演变》《九江师专学报》1999年1期。
16.《泰山情节:两汉民间灵魂归宿传说的情感揭示》,《泰安师专学报》1999年1期。
17.《从牛女神话、董女传说到天女故事:汉代牛女神话的变异式发展》,《孝感师专学报》1999年2期。
18.《关于古代自然神话研究原则的思考》(一)(二),《五邑大学学报》1999年3期、4期。
19.《“婵娟”文学意象的构成及其在晚唐诗歌创作中的表现》,《五邑大学学报》,2000年1期。
20.《论屈原对河伯形象的再创造及河伯神话的本文化》,《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1期。
21.《唐诗中姮娥形象的符号重祖与情感抒发的类式化》,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求索》2000年5期。
22.《<周易>关于“山”的哲学理念在传统山神话演变中的意义》,哈尔滨师范大学《北方论丛》2001年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3期转载。)
23.《阴阳变化与龙蛇转换:先秦时期“北方”山神话形成与演变》,《延安大学学报》2001年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1期转载。)
24.《死生终虚诞,悲喜任自然:读<兰亭集序>》,(台湾)东海大学《中国文化月刊》第247期。
25.《古代祖饯送别诗情感转换及艺术风格探源》,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学术研究》2001年11期。
26.《折柳送别》,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2年6期。
27.《新中国神话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山东大学《文史哲》2002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8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3期转载。)
28.《汉代七言体铜镜铭文文体学意义初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学术交流》2002年6 期。
29.《汉画“大行伯”考》,《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3 期。
30.《古代山鬼传说的流变与神话美学价值的形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31期。
31.《神秘的泰山文化与汉唐诗歌的泰山情结》,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学习与探索》2003年4期。
32.《<文选>李善注所引汉代七言与汉代七言镜铭》,中国文选学研究会《文选与文选学》(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33.《休闲与休闲的文学——一种古典意义上的休闲美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期。
34.《汉墓神画龙璧画像神话艺术辨析》,湖南省文联《理论与学习》2004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造型艺术》2004年3期全文转载。)
35.《汉墓神画车马出行画像神话学诠释》,湖南省文联《理论与学习》2004年6期。

36.《嫦娥神话传统价值观的变异与唐代诗人对传统嫦娥神话的诗性考量》,《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四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37.《后〈九歌〉时代的〈神女赋〉:在继承与背叛中基于理性与道德的文学感知》,《湖北大学学报》20064期。

38.《汉画像楼阁拜谒图大树艺术组合构图意义再探》,《汉画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9月版。

39.《牛郎织女神话叙事结构的文学转换与文学表现》,《古代文明》20071期。

40.《汉画的叙述:结构、轨迹与层次:叙事学视阈下的汉画解读》,《江西社会科学》2007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造型艺术》20073期全文转载。

41.洁妇与〈列女传〉》,《光明日报》2007412日。

42.《从“懿筐”到“桑笼”:汉人审美情趣的变化与求新》,《南都学坛》20074

43.《鸠杖考辩》,《深圳大学学报》20076期。

44.《传统“桑女受辱”故事于两汉时期文本化演变的典型价值和启示意义》,《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6期。

45.《牛郎织女神话十年研究述评(19962006)》,《古代文明》20081

46.《鸠杖考辨》,《深圳大学学报》20082期。

47.《论汉赋与汉画空间方位叙事艺术》,《文艺研究》20082期。

48.《论祠堂画像的模块叙述、单元叙述与模糊性叙述:以武氏祠堂前石室及相关画像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093期。

49.《〈张公神碑歌〉考论:简论汉代图像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4期。

50.《张家山汉墓竹简〈奏谳书〉:“杜泸女子甲与男子和奸”简文研究》,(韩国)《中国文学研究》第39辑。(200912月)

51.《〈文选〉李善注所涉神话的数据统计与分析》,(韩国)《中语中文学》第45辑。(200912月)

52.《西周陶簋“筮数易卦”、“田猎图画”考论》,(韩国)《中国语文论译丛刊》第26辑。(20101月)

主要研究项目:

1、《文化嬗革与自然神话演变》,来源:国家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青年基金研究项目,批准号:96JC75011-44004,时间:1999—2001 经费:08万元。(已结项)

2、题目:《汉代神画的神话艺术精神》,来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1999年度课题,项目批准号:99DF46,时间:20002005,经费:10万元。(已结项)

3、题目:《神话与文学研究:神话艺术精神在古代与现代的承传》,来源: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6年度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2006072,时间:20062008,经费:08万元。

4、题目:《后“屈原时代”的宋玉与两汉文学》,来源: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时间:20062009年,经费:50万元。(项目主持人)

5、题目:《松花江流域少数民族神话和历史传说集要》,来源: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重点项目,时间:20062009年,经费:60万元。(课题组第一成员) 

 


电 话
043150980048413
电子信箱
lilit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