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论坛”(三十七)

婆罗门教的核心价值与结构延伸

刘文溪 教授

(根据录音整理)

       

 赵轶峰教授(下文简称赵):昨天刘文溪教授讲了古印度宗教的基础,无论讲的还是听的都意犹未尽,今天我们请刘文溪教授接着往下讲。今天的题目是《婆罗门教核心价值的内涵和外延》。下面我们欢迎刘老师来做今天的报告。

 刘文溪教授(下文简称刘):我们昨天讲了印度文化,尤其是上古时代的文化。在将近两千年的时间中,印度处于一种非常多元的文化状态。有不同的书,包括经书、史诗,有不同的信仰,这个神,那个神,有不同的实践,涉及怎样对待物质和财富,怎样对待性,怎样处理日常事务,都带有一定的宗教含义,这就组成了一个非常宽泛的上古时代宗教传统的特色。在这么众多的宗教信仰和实践中,最主要的就是婆罗门教。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婆罗门教的内涵弄清楚,它究竟是什么东西?然后,它和我们已经讲过的那些内容有什么关系?

 认识婆罗门教一定要认识这个词,叫做Varnasramadharma。它含有三个词,VarnaDharma这两个词我们都已经讲过了。Varna原意是肤色,然后衍生成为种姓。dharma是规则,正确的生活方式。Srama是对于最高种姓的Brahman来说,一定要以正确的方式来度过的生命的四个阶段。哪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童年阶段,应该生活得像个孩子,幸福地度过童年。

 男孩八九岁的时候就进入到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呢,是念书的阶段。在古代印度,在这个时候,高种姓的家长会把一个老师请到家里来,印度叫老师叫什么呢?Guru。父母把一个老师请到家里来,开一个家庭宴会,然后就把这个男孩交给这个老师带回去。带回去以后,这个男孩就在老师家里生活、生长、学习。所以,较高种姓的印度人,你现在访问他的家,仍然可以看到他和他老师的合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生活阶段,是学习成长的阶段。

 所以,你说印度人有没有和中国人相近的地方?有,那就是他们也很重视教育。不要只认为我们中国人很重视教育,印度人非常重视教育,而且目前在西方世界里,包括在欧洲和美洲,印度学生不仅数量很大,而且成就也很高。在美国,很多印度人学的是医学。所以你到美国去很有可能碰到的是印度医生,或者是南亚出来的医生。他们也比较注重工商,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开始读工商专业,只是最近几年的事,但是印度留学生已经有相当一段的时期了,他们很重视教育。目前美国的亚裔移民中,印度人的人数和南亚次大陆人的人数实际上比中国人的人数还要多一些,他们毕了业以后从事的工作似乎比中国出去的人还要略微更知识化一些,他们的收入可能要比中国人移民到美国的人的平均收入略微还要高一些。和Guru在家里学习,到十七八岁该结婚的年代,他的生活就进入到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就是结婚、生子、把家庭事务搞好,作为父亲的一切职责都要尽到。所以印度的父母很像中国的父母,也有点包办代替的意思。结婚生子、照顾孩子,大概到四十五岁到五十岁的时候,对于婆罗门教和高种姓的人来说,他们就进入了生活的第四个阶段。孩子长大成人了,结婚生子了,有他们的家庭了,那么这个男人应该离家出走,去过乞讨的生活,他应该生活在丛林里或者是印度河流域,每天要靠乞讨生活,要进行修行,要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进入宗教的最高境界——Moksa——灵魂的解脱。这就是为什么在印度有这样一种习惯,妻子每天早上起来就要把饭做好,然后端到门口去,给那些我们说的“游方僧”们吃,这变成一种公共的责任了。这个乞讨不是一般概念上的乞讨,而是对这些要寻求精神解脱和解放的人的一种照顾、照料,这就是为什么后来佛教里面也有这样的习惯,对不对?我们说是化缘。在东南亚的小乘佛教里,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把自己的一个男孩或者几个男孩送到寺院里去,然后父母每天早上都要做饭,做完了再到街上,僧侣们走过来,就一勺一勺地给,这变成了一种文化习惯了。不要说这是乞讨,这是一种很高阶层的文化习惯。

 我在美国有一个印度朋友,他是一个数学教授。他现在已经到了应该退休的年龄,我就问他:“到美国来,你这个第四阶段怎么过啊?你跑大街上去乞讨会不会被警察给抓起来?”他说:“我的妻子已经给我准备好了,在我们家的房子里面找一个小屋,我小儿子在大学毕业以后,我就归隐到这个小屋里去。”一般情况下就一个人修行练道了,然后他的妻子给他做饭,他就拒绝跟外界接触了。

 这就是四个阶段,从童年到读书阶段,到结婚、生子、养家阶段,然后到出走、修行阶段,最终达到的目的是moksa,就是灵魂的最终解脱。这时他们并不很多地谈到。因为这样生活了,将来就会转世投一个好胎,这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原因很简单,因为生育本身是痛苦的,转世本身也是相当痛苦的。什么叫婆罗门教?说到底,婆罗门教就是这个——Varnasramadharma我是婆罗门,我就要用正确的生活态度,用正确的方法来度过人生的这四个阶段,最后达到灵魂和肉体的解脱。这就是它的内核。

 那么什么是它的外延呢?外延就是印度文化传统里所有的教导、所有的教义、所有的神、所有的信仰,婆罗门教都可以认为是由他们发明的,由他们不断改进的,然后说都是他们的专利。虽然他们本身来讲,不一定就是这么严格地遵循着这四个阶段走,但是说到ShivaVishinu,我们印度教的神,说到对待财富,应该追求但是不要过分地追求。哎!我们印度教就是这么说的呀!有道理不?有道理,因为所有我们昨天讲的那些所谓古印度的宗教传统都是从后来被印度教认为经典的由Brhaman来解释的一些经典当中得到的,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印度的学者有的时候有些自吹自擂,到什么程度?他可以把世界上所有文化现象、所有宗教教义都归结到他自己的那个Veda里面去。“三位一体”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印度人发现的,他在那个书里找到了“三位一体”的原型。这就是它的外延。

 人家问你什么是婆罗门教,你就讲这四个阶段应该怎样生活,最后怎样达到最高的境界,不是下一世投胎做一个好人、过上好日子,而是最后能够得到精神的解脱。你把这一点讲通了,作为一个印度婆罗门,他就知道至少你已经知道他这个宗教的核心了。

 从昨天下午讲到今天,你有没有感觉到在古印度上古的文明当中,和在这个婆罗门教当中有些什么弱点,有些什么问题?稍微想一想,昨天我们讲了些什么?对于生存两难境地的一种似是而非的回答。你碰到两难的问题了,你这样选择也行,那样选择也行,当然你要承受它的后果,对这个有看法吗?我问你,你救老婆还是救孩子,到底是救老婆对,还是救孩子对,那古印度人说因为有一个后果的问题,你就不要去想它啦,你就相信上帝的主宰吧,这就是devotionism,你感觉到它有问题吗?

 学生:两难的选择,做出这个选择他要承担他的后果,岂不和他追求最高的精神解脱有矛盾啊?

 刘:你看出他有毛病了,那么这个毛病在哪里呢?现在我们是不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我们的行为现在仍然是受到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约束的,同意不同意?

 学生:同意。

 刘:范跑跑跑了,对还是不对?你因为是做老师的,你就一定有一种职业本能的,你同意不同意?

 学生:同意。

 刘:做老师的职业本能一定是保护学生的。他做了这些年老师一点职业本能都没有了,没有养成,你说这行不行?你选择走你就走嘛,但说明你干了这么多年,你连职业本能都没有。还是离开这个岗位好,同意不同意?

 学生:同意。

 刘:你们将来做了老师,三年五年以后会情不自禁地就去保护孩子的,就像妈妈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那是生理的,这是职业的。这个我扯远啦,但是大家选择这个问题肯定是对的,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时候,绝对的自由地选择同时又只是以后果来对选择进行判断的社会现象要发生变化,社会需要道德的规范和行为准则。

 从人类历史上来讲,到了所谓的古典时代,或者轴心时代,也就是说到了将近公元前600年到500年这个阶段,在各个主要的文明当中就已经开始讨论哲学意义上的道德,各个社会开始规范人类的行为了,绝对自由的选择就开始被重新思考了。还有一个问题,Brahman,种姓要按内部的规则正确地去度过这四个阶段,绝大多数的低种姓或者是不可接触人,不可能有这样一种奢侈去接受教育或者是做游方僧去寻求精神的自由,各个不同的种姓当中有不同的行为规范。所以这个宗教是保护了种姓制度的。昨天讲过,为什么中国没有种姓制度?因为主流和主导文化是不支持的,在古印度一直到现代也就是1948年以前,印度的主流和主导文化不仅是支持的,而且是要种姓制度合法化、合理化。

 学生:老师,人生的意义和解脱矛盾吗?他们追求解脱,还追求人生的意义吗?

 刘:印度教的解脱就是追求再生的解脱,再生是痛苦的,生育是非常痛苦的。

 那么把它理念化的话,就说再生当然好了,我还有一个生命啊!但是再生本身多痛苦啊!我能不能找到一种方式不再忍受这种再生的痛苦啦?解脱,它的原意是从这儿来的。当然了,我们说的更在于精神的解脱,你这个问题深奥,各种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解释,所以我没法给一个统一的解释。

 学生:老师,跑到小屋里的教授还认不认他家亲戚了?

 刘:他仍然会,要是孩子回来他还会去见。和妻子还会有交流,但是不再生活在一起了。他主要的任务就是读书,想象,思考,最后他认为自己解脱了就解脱了!没有统一的标准。

 第三个,印度教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古典时代到来以前,婆罗门这个掌权阶层对宗教仪式的垄断、控制,然后通过对宗教仪式的垄断和控制来控制每一个人的生命。

 他们的这种权威最初产生是它和另一个种姓,那个军事贵族集体刹帝利的联合。所以你看在最初的印度文献中,在重要的情况下,属于实权阶级的人有问题都是去向婆罗门询问的,这就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Brahmansupreme being在地上的化身——Avatar,所以他就有权利啦!我们概括一下,在将近公元前600年到500年也就是所谓的Classical age开始的时候,在各主要文明当中,一些问题被重新考虑,重新讨论,重新界定。苏格拉底是希腊的圣贤,在这个时代他开始考虑,抽象概念上的好、善、正义这样的一些道德概念了。中国孔子开始讨论仁、义、礼、智、信,开始讨论这样的一些道德规范和道德概念啦。在中东地区,希伯来教在这个时期开始把希伯来的传说写下来,我们叫它《希伯来圣经》。基督徒把它叫做《旧约》。为什么?因为他们有一本《新约》。《犹太教圣经》是讲什么的?是讲犹太的法——Tanak。最初的五本书实际上是犹太教的法,当然是以“十诫”开始的。以前有没有这些诫?有类似的说法,但是当把这些传说写下来的时候,最初的五本书在犹太人看起来就成了法律的著作。“十诫”只是开头。在印度呢?就出现了我们所说的古印度的宗教传统,尤其是对婆罗门教的一种反抗。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Jainism——耆那教和佛教。它们有什么特点?第一个特点: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对不对?第二个特点是禁欲苦修,建立起“戒”。佛教有几戒啊?“猪八戒”,对不对啊?有的说八戒,有的说十戒,总之要戒了对不对?耆那教要戒不?要戒,要戒什么?要戒杀了嘛,戒杀戒到绝对的程度。这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对原来的是相对主义的自由选择的自由意志进行挑战了。除这两个以外,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两个的最高境界仍然是灵魂的最终解脱。耆那教的创始人的名字叫Mahavira,他们信的一个主要的神叫Mazda,中国叫马自达,实际上它这个名字是耆那教的这个主要神的名字,叫Mahavira Mazda。他认为,每一个人在每时每刻都是被痛苦所折磨着,都是被为了追求下世的幸福而折磨着,这本身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而它的原因就是人的Evil deeds——坏习惯,做坏事,这是一种人的自然倾向。为了不坏事,怎么办?就要采取一种绝对的禁欲和禁杀的生活方式。禁欲就是任何欲望都必须抛弃,包括财富,包括性,包括其他的欲望。然后禁杀,不得杀任何小动物,世界上如果有最纯粹的素食主义者,那就是耆那教的教徒们。不杀生到什么程度,他们要带着口罩,目的是为了防止把昆虫吸到自己的身体里去。耆那教,说不啦,不,就是对原来宗教,原来那个印度教里面的相对主义进行一种挑战,对不对?那么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学生:四谛,苦、集、灭、道。

 刘:苦谛是什么?人生就是苦的,苦的原因是什么?有欲望,对不对?所以要禁欲,然后怎么禁啊?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正确的方法,一种翻译就是以正确的方法看。正视、正听、正言、正行,正这个,正那个。那么另外一种就是戒,戒这个、戒那个。然后中国的文化来了以后要通,通视通听通音的,就是跟道教一联系,它有不同的方式把这个基本概念说清楚,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人必须要有道德的原则和行为的规范了,对不对?这是很清楚的,这两个新的宗教是对传统的婆罗门教的一种反抗、造反。甚而今天也是这样,你在印度有的时候会看到一个部落里的人集体宣布我们都皈依了佛教,什么意思啊?他们要为他们在社会上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进行反抗。多久?不知道,也许过了一个月过了两个月,他们又回到原来生活的轨道当中去了,因为他们不可能完全脱离印度宗教文化传统的影响。

 所以在这三个层面上,我们说,一个是在婆罗门对于宗教仪式、宗教书籍和宗教经典等这些问题上的垄断权,佛教和耆那教进行了挑战,一个对于道德的这种相对主义进行了挑战,第三个是对种姓制度进行了挑战。然后就是昨天有一位同学说的Ashoka。在公元前三世纪,有一位著名的阿育王,他是个佛教王国的国王。他为什么要建立一个佛教王国?他已经不满于社会那种常年不断的战争——部落之间的战争也好,不同种姓之间的战争也好,也更不满于社会的不平等啦!他认为佛教是一种比较好的宗教,所以他就皈依佛教,然后建立了一个佛教的帝国,就是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孔雀王朝大概就是这一次反抗运动的顶峰了。

 所谓的古典时期,所谓的轴心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大概是从公元前五六百年一直到大约公元后的一百年左右。在印度来讲大约是孔雀王朝就到了巅峰了。你可以明显地看到古代的婆罗门教的垄断地位和宗教文化的主导性受到了严厉的挑战。怎么办?婆罗门是很厉害的,他们就利用它非常宽泛的外延到佛教徒当中去说“释迦摩尼了不得呀,不过释迦摩尼只不过是毗湿奴的一个化身啊,一个‘阿凡达’呀”。化解了。又对耆那教的人说,“Mahavira了不得啊,东西真好啊,不过它也是Vishinu的一个化身啊!”你不信,不信他把书翻给你看,有没有道理?有道理啊,为什么?因为Sakyamuni也好,Mahavira也好,他们使用的一部分经典仍然是古印度教的那些已经流传了的史诗和吠陀。对我们外来人来讲,我们就感觉有些奇怪,到底这个书是怎么一回事啊?实际上在孔雀王朝以后的几个世纪中,或者按西方说的在中世纪早期的时候,印度教或者婆罗门教就复辟了,复辟的方式就是用它的这个概念叫阿凡达的概念——你们所教的东西并没有脱离我们的这个范围。非常成功,成功到什么程度?成功到那些潜藏的佛教徒不得不外移了。所以说从公元前二三百年的时候佛教就开始外移了,往北往哪里走?先到阿富汗,然后在阿富汗沿着河西走廊走到中国去了。还一支往哪里走?西南方向到东南亚去了,对不对?为什么?因为他们明明知道我们这个宗教跟你过去的这个婆罗门教不是那么一样的事情,但是你非要把我们的信徒说成信的不过就是一个化身,他们不满意,他们就外移了嘛!外移了后形成了哪两支?

 学生:大乘、小乘。

 刘:Ok!大乘、小乘,什么叫大乘?

 学生:渡的人多的叫大乘。

 刘:我们怎么讲的这里?什么叫乘?

 学生:船、车。

 刘:交通工具。大乘就是交通工具大,大到什么程度?

 学生:普度众生。

 刘:普度众生,所有的人你只要信你去就可以受到普度。然后,小乘呢?

 学生:度自己。

 刘:小乘就是要选择去参加修道自度的人,他们才有资格参加超度,这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区别。车小嘛,乘不下所有的人嘛!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你到东南亚去看,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个男孩或者甚而有几个男孩去过寺庙生活。小乘,还有一个什么区别?不知道?就是活佛概念的区别,就是Sakyamuni,大乘教认为Sakyamuni是什么?是佛,Sakyamuni是佛,和尚们修炼的好可以成为活佛,这在小乘教里是不存在的。小乘教把Sakyamuni更当一位导师,我们都要模仿他的生活达到涅槃,并不是说他是一个佛,所以说他是一位神,这是第二个差别。还有一些其他的差别。然后除了大乘和小乘外还有什么?

 学生:藏传。

 刘:藏传是什么?藏传是最后的一支离开印度的佛教,传到西藏去啦。然后它和已经存在于阿富汗一带的那个密宗又结合在一起,在那里延续发展的,所以在我们所说的布达拉宫里面保存着很多很多最原始的佛教经典。但是它又受到密宗的影响,所以它是一种很奇怪的介于大乘和小乘之间的一种佛教,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说它是大乘还是小乘啊?我们说它是大乘,对不对?但是大乘应该是普度众生,小乘讲究的是修道自度。你看在西藏修道制度又很盛行,所以它是两者结合的。大乘讲究活佛,达赖喇嘛就是活佛。但是小乘不讲究活佛,所以把西藏的密宗说成是大乘的,但是它是佛教和密宗的结合,它具有大乘和小乘两方面特点的。我个人的看法。

 好了,从这个讲回来,你现在有没有看到它什么叫做外延了,什么是外延?就是说古代的印度宗教文化传统里面的各种各样的说法、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婆罗门教的婆罗门们的工具,它有没有好处呢?有的。它使得印度教,就是我们所说的婆罗门教要比其他的宗教都宽容,你承认不承认?与其说打压你,不如说你信奉的就是一个Avatar。完了,懂不懂?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实际上你在今天印度看到的所有世界上的宗教在那儿都有,所有世界上的宗教多多少少都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在这点上来讲,印度文化是有自己的魅力的。

 但是,在印度文化重新执掌了对印度的主导权以后,它也对它的种姓制度等进行过改革,在中世纪也进行过改革,对它的一些不合理的道德说法也进行过改革。就是说它自己也意识到问题了,然后确实在中世纪经过改造,但是主体并没有变,种姓制度也延续了。它的某些说法仍然遵循着古代的说法,尤其在自由选择这个问题上。但是大家要知道,它的主流还是非常非常地宽容的。大家知道甘地,是不是?甘地怎么会产生一种用不抵抗、不合作的办法来反对殖民主义呢?因为甘地的一个老师——一个朋友,是一个耆那教徒。所以你看他就非常成功地把英国殖民主义者给赶走了。

 这就是我要讲的它的外延和它的内涵。内涵很简单,外延就是要理解非常宽泛的印度古代的宗教传统。然后婆罗门是怎么样把其余宗教和宗教领袖们说成只不过是他们的化身和变种而已,这样的话就使得这个宗教持续到今天。

 学生:刚才您说的那个婆罗门教对佛教和耆那教的那种通过化身的解释来说服那些其他的教徒。但是,你想婆罗门教四个种姓它是有等级的。耆那教和佛教是讲求众生平等的,从教义上来看它明显不一样。我觉得单纯从一个化身上来讲不能说服那些其他教徒。

 刘:这就是为什么它同时也在自己的经典里面寻找,实际上他们也在主张众生平等的。所以有一部分学者今天就说了,你要真正在经典里面去找是找不到的,在我们的四本《吠陀》里和主要经典里面是找不到这样的关于种姓制度的痕迹的,种姓制度实际上是社会变迁、社会分工的结果,而不是我们宗教教育的结果。就有这种说法,而且这种说法非常强烈。

 学生:那它没有对种姓有一个好还是不好的判断,就说它分了等级了。

 刘:所以现在我们认为的不好的,在很多的印度人看来并不坏。

 学生:佛教徒认为众人平等的,不应该有等级。

 刘:对呀,佛教徒说不应该有这个等级,我们要反对这个等级。

 学生:婆罗门教不是说有等级吗?

 刘:婆罗门教有,但是到它该说自己没有的时候,他说自己没有了。我们从外界观察,婆罗门教作为一种主导文化,它在教义里面是包含支持维护种姓制度这样的内容的。但是,还有足够多的文字可以去帮助那些反对这一学说的人说“没有,我们这个宗教从来就是宣扬众生平等的,种姓制度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情。”

 学生:就说它这个教义里面既有众生平等的,又有不平等的。那么,互相攻击对方的话,就同一部经典相互攻击对方的话,谁也说服不了谁,那最后佛教和耆那教为什么就衰落下去了?

 刘:如果同一本书,有两种不同的论调,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个结果是什么?

 学生:就看实力了。

 刘:就看实力?未必,这两种都存在,对不对?两种都存在了嘛!基督教徒们在美国总是跟我说基督教的教义从来是统一的、从来是一贯的。我跟他说,不不不,十二世纪开始就有一个经学家就列出了将近160种宗教的说法,在《新约》里边和早期基督教教父在基督教的教义里边就有160多种不一致的地方,十二世纪就列出来了。整个托马斯·阿奎那的学说,就是建立在“thesis”“anti-thesis”上面,然后再给它一个“syn-thesis”,一个综合的结论。像这么有智慧的阿奎那为分歧找到一种综合的解释。这种现象在历史文献当中是非常非常普遍的。我们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不要使我们自己的头脑简单化,好像在这些经典里面表现出来的——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不是这个一定是那个。有很多是相通或者是相连这样一种状况,我们作为历史学家一定要去注意的。

 学生:老师!我问一个,是不是婆罗门他们非常信奉他们的经典——吠陀?

 刘:非常信奉!

 学生:这是一个前提。既然他们非常相信,而且您刚才说在经典里面他们是否认种姓制度的,那么他们既然相信他们的经典,他们为什么不去根据经典去反对种姓制度,而且还极力地去维护种姓制度呢?

 刘:有人啊!所以中世纪的时候,因为受到耆那教和佛教的影响,在印度的婆罗门里面确实有人提出过它的不合理性,也确实想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文化是一种非常非常强有力的现象,这个很难进行改革的。

 学生:那在佛教和耆那教产生之前他们为什么没有这种想法?

 刘:全世界的文明当中几乎都存在着这样一种模糊空间。至于说为什么到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时候,突然间主要的文明都来讨论这个问题了?为什么孔夫子没有生活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1500年,而为什么他生活在公元前500年呢?恰好希腊出现了个苏格拉底,为什么呀?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研究的。我个人的感觉就是说人类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主要文明都认为建立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是我们面临的任务,所以我们要讨论一些必须要讨论的问题了,对吧!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掉脑袋?苏格拉底他反对的就是Sophist,就是他以前的那些老师,他自己也是老师,他自己也是Sophist,对不对?他说:“你们在教学生什么东西啊?你们在教学生怎样进行辩论,怎样把说的话说得好,怎样把修辞本领练出来,你们本身根本就不讲原则的嘛!”所以他说:“我要教一种新的、讲究原则的方法。”就是柏拉图所记录的关于苏格拉底的各种各样的对话,基本上就是讨论各种各样的原则的问题。利用Dialectical——辩证的方法来讨论这样一些问题。苏格拉底最终没有找出结论啊,你把苏格拉底的东西看完,也没有说什么叫“正义”,他没有给你解释。他只不过是在不断地询问过程当中,不断地提问、问答,对答案进行提问、再回答,再对答案进行提问,在这个不断的过程当中他说我们可以找到相对的一个结论的,我相信可以找到一个结论。究竟是什么,他也没有告诉你。就是说在那个阶段人们就开始积极地思考这些东西了,未必在所有的文明当中立刻就找到简明的、扼要的、人人都能接受的行为规范。但是至少人们这样做了,做的原因是社会大概发展到这一步了。对印度来讲,就是说杀戮原来是很厉害的,各种各样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部落、不同的家族,各种各样的不同都会有战争。怎么办?根据Mahabharata,你信神吧!神叫你打你就打,至于打的结果怎么样由神来决定,不是你能够决定的了的。这种说法后来就受到质询了——不能这么干哪,对不对?但是也就这样,不能打了,不能打的结论是什么?不能打的结论就是我们应该分清杀戮是不是错的,从此我们不再杀戮,要绝对地禁止杀戮,对不对?孔夫子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了,后来孔夫子怎么办?他提出一个观点叫“义战”,打仗不能避免,但要分清何为正义战争何为不正义战争,对不对?“春秋无义战”,只要是上伐下的就是义的,下伐上的就是不义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战争我制止不了,但是我们要讨论“义”,对不对?对不对?这是中国的观点,他们那里的观点就跟我们不一样。说战争要从“义”的角度讨论,中国是唯一的。你仔细看,西方人关不关心战争的正义性?大家想,西方人关不关心战争的正义性?

 学生:关心。

 刘:西方人关心战争的正义性吗?谁关心的?是罗马的教皇,罗马的天主教的教会。西方关于正义的战争,在战前什么是正义行为,战争中什么是正义的行为,战争以后什么是正义的行为,是罗马天主教皇一天到晚在那里说的。但是美国这里打一个仗,那里打一个仗,罗马教皇真正站在梵蒂冈讲话,政治家们听不听的?不听的,对不对?主导西方的一种战争观是什么战争观?“均势”,对不对?势力的平衡,是这样一种思想。我们只要一打仗就先考虑什么是正义的,什么不是正义的。你跟他说这是不正义的战争,风马牛不相及,你跟他谈不到一块儿去的,他根本不理解你中国是这么考虑这个问题的。明白了不?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财富,我们非常早就发明了“义”这个概念,“正义的战争”这个概念。西方人也懂,他难道不知我这个仗是对的,还是不对的?他当然懂,他是把这个东西忽略了,他不把它作为主导线来考虑。我们在先秦就考虑了。就是说孔子在讲战争的时候,讲“春秋无义战”,就建立了一个我们对待战争的思维框架。不管发生什么战争,第一条考虑的是正义和非正义。

 然后印度人也考虑战争,对不对?他们考虑战争的一个框架也在这个时代建立起来了。是什么框架?杀戮和非杀戮。因为杀戮是错的,杀戮是绝对错的,所以就不能有杀戮。这就是印度人的一种战争观,它和我们有相近、相通的地方。我们的、西方的和印度的战争观都可以交流,但是不是同样的战争观。至于在这个“Classical age”还有那些文化现象的转变,大家可以认真地考虑,这个非常重要。我在这里只不过是讲印度宗教的问题,基督教,犹太教或者后来兴起的伊斯兰教,都有各种不同的特质,都和这个时代有关系的。

 学生:我突然想到的是帖木儿和巴布尔,他们对印度的侵略是带着强大的伊斯兰教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的,那么他们对于婆罗门教的冲击比原来印度本土的冲击要大得多,然后才造成了之后印度越来越复杂的一个局势?

 刘:他们对印度的侵略,就逐渐建立了伊斯兰教在印度的统治,对不对?然后就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人物,在1600年左右,在印度就出现了一个伊斯兰教的国王,这个国王叫阿克巴。阿克巴娶了一个印度教的老婆,然后就开始实行一种宗教宽容、宗教融合的政策。阿克巴在印度历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你说有没有冲突?有的,整个的形势就复杂化了。但是有过这么一个人物,他很早就尝试了宗教之间的和平、和解,然后共生,要比西方的宗教宽容政策早!至于说现在为什么印度、巴基斯坦要分裂?在印巴次大陆上有这么复杂的宗教矛盾,我觉得不能完全怪印度文化本身的,要怪谁?要怪英国的殖民政策。所以现在有很多印度的学者,他们不承认婆罗门教是为种姓制度服务的。他们第一怪社会分工,社会的发展是种姓制度的根基。第二,他们怪的是英国殖民主义者。英国殖民主义者到了以后确实是采取挑拨一帮人利益反对另一帮人利益的政策,他们为了要收拢一部分的婆罗门,这一部分的国王,就采取强化种姓制度的政策。有没有道理?有道理。我所不太接受的就是说要把这个种姓制度和印度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婆罗门教彻底地分家,我觉得有点问题。但是,是不是完全由婆罗门教造成的?我们可以讨论。

 学生:那么请问,说四种姓产生一直都说有一个传说,就是说梵天创世。

 刘:对!

 学生:然后产生四种姓,这部分是他们经典中所有的吗?

 刘:有的。

 学生:既然已经分出来头和脚之间的差距,那他们又是如何否定说这个社会分工中种姓制度不来源他们的经典呢?

 刘:经典的统一性和不统一性,从来就存在,看你怎么解释。不管是什么样的圣人,你说的话不可能前后完全一致的。你抓住一点,你攻击好了,你总是有理的。但是也总是有足够多的人来跟你说这个说法是值得商榷的。他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说这样的话,为的是这样一种特定目的,就化解了。所以我们看东西的时候,要从整体结构上来把握他到底说的是一个什么东西。我看了以后,感觉它是不能完全脱离干系的,就是古印度文化传统的那些经典不能完全脱离干系的。但是你说的它的那个道德相对主义也是非常明显的。就是Mahabharata里面另一个存在主义的Dilemma。两个家族打仗了,这两个家族事实上是同一个父亲的,对不对?一方面暂时弱,去跟一方面进行赌博,把自己的私人家产赌输了,把自己的家族家产赌输了,把自己的王国给赌掉了,把自己的兄弟都变成了奴隶了,把自己最后赌输也成为奴隶了,而且把四个兄弟所共有的一个妻子也赌掉成为奴隶了,这个事情奇怪不奇怪?你要想了怎么还能有这样的国王呢?他还配做个国王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它告诉你仍旧面临着一个存在的选择,哪种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你选择这样也对,但是你的后果就是你连老婆都丢了。然后怎么样这个家族又被流放,又怎么样接受很不平等的条约,然后又怎么回来,然后又打仗什么的。像孔夫子一样一说“有这么多是做人道理啊!”我们每一个字就要服从,印度文化里没有这个事。有各种各样的事,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所以婆罗门教的婆罗门们就有非凡的能力去对各种各样的经典进行适合于自己这个宗教的解释,所以它今天还仍然存在,而且是非常强大的。但是我说过印度现在已经多元化了,多元化到什么程度?就是其他的所有宗教都可以得到合法的地位。

 学生:老师!我想问一下就是婆罗门教在世界其他地区的传播怎么样?

 刘:婆罗门教在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传播基本没有,没有传播。

 学生:它和佛教、基督教的传播有什么区别?

 刘:印度教的学者们说他们的一些价值观、哲学观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但他们从来没有说需要把这个宗教扩散,全世界的人都来皈依我们这个宗教,这个不是他们这个宗教的一个特点。

 学生:还是这个宗教的教义也好、它的价值观也好不适应于其他地区,而只适宜于印度呢?

 刘:你想一想佛教徒们,佛教是到你家来劝你皈依的吗?

 学生:不是。

 刘:是你自己选择的,而佛教的教义又非常简单,对不对?那么它为什么跑到中国来了?为什么中国人接受佛教?这是因为中国文化并没有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对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那就是人会不会死,人死了以后会怎么样。人死了以后到底什么样,你关心吗?你也关心吧!你有答案了没有?既然中国文化本身没有提供这样一个答案,那么如果别的文化提供这个答案,中国人就接受了嘛!

 学生:刘老师,我问您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您先前讲的婆罗门教、耆那教和佛教,都讲到了追求解脱,就是无论是婆罗门教还是涅槃,都是追求解脱的。我想问一下,这些宗教或者印度文化是怎么处理责任问题的?我是这么想的,比如中国的儒家文化是非常讲究责任,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且儒家文化还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是从个人到家庭,到国家,到天下都是有责任意识的。包括那个基督教的新教,它也讲究新教伦理。我就想问一下,这些宗教,包括印度文化,它有没有这个责任问题?如果有的话,它会怎么处理?

 第二个问题。通过您的介绍,我了解到婆罗门是维护种姓制度的,然后好像也不太反对杀生,而耆那教、佛教等等是强调众生平等的。那么在印度文化当中何以产生了这种特质不怎么相同,甚至是相对的宗教?然后我就在想,古代中国也有佛教、道教、儒教,然后也有基督教,之所以在中国同时有这些宗教,一个原因是儒教文化的包容性,然后就是宗教的影响不同。在印度之所以产生这些特质不同的宗教,和印度文化有没有什么关系,或者与历史有没有关系?这些宗教反过来造成什么影响?

 刘:行!这小姑娘讲得很好!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什么?道德的核心、行为的核心是什么?

 学生:“仁”。

 刘:责任!你把这点认识到,中国文化你就懂了!“仁”,谁不知道“仁”?哪个文化里不讲“爱人”?哪个人不讲人人平等?中国文化就是责任文化,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不讲权利的,尤其不讲你个人的权利,对不对?你爸打你,他有这个权利吗?他没有。他说:“我这个爸没有当好啊,我这儿子干的这事!”他认为他没有完成责任。中国的文化是责任的文化,英语叫deontological。我很早以来就想在中国把这个东西给大家好好讲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因为我们太熟悉自己的文化了,从来没有去考虑过这个概念。在古希腊叫deontology,责任为中心的文化。仔细想,中国文化不讲个人权利的。什么叫权?“权”就是称嘛,把你的责任尽到了你才可能有一点权哪!或者说你要不断地去权衡你个人的得失和你的责任之间的关系。西方几千年来文化发展是什么?权利,对不对?从客观的到主观的,到法律的,它发展的是权利,所以西方文化不太讲究责任的。儿子犯罪都是人家错了,我儿子是好人哪,因为他跟的这帮人把他给带坏了,这是西方人的逻辑。

 这是两个极端,一种是以权利为中心的文化,我们是一种以责任为中心的文化。今后大家向外国人宣传的时候,你要大力地宣传这一点。中国成为大国了,中国从来也没有想到过我们要在世界上如何行使我们作为大国的权利,而是总是想我们成为大国了如何进一步尽好我们作为大国的责任。你是不是同意这个观点?如果有个别的小青年,现在开始发毛了,毛躁起来了,我们也大国了,我们要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再三想一想是不是对?这和中国文化是不一致的。那么在这两种文化中间各种各样的文化在讲权和责的时候当然就不一样了。印度文化不太讲究这两个概念,印度文化讲究的就是我一直讲的那个DevotionDevotion我不知道应该怎么翻好。奉献?献出就是Devotion,对不对?但是这个奉献,或者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信仰当中,让神来决定。这些问题都不是我们能够考虑清楚的,这是印度文化的一个特点。既不太多讲权,也不太多讲责的,这是印度文化的一个特点。

 印度文化有一个很奇怪的特点,它的婆罗门教并不复杂,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而并不具有那么强有力的哲学基础或者强有力的、非常清楚的教义,它没有这么回事。不是像基督教那样有非常清晰的教义——这个就是这么回事,你违反了你就是异端。它没有这样的东西的,它从来就是由婆罗门来进行比较自由的解释的。这个自由解释就使得婆罗门教扩大了空间,它愿意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但是它在解释的过程当中总是把各种现象往适合于自己这个理念的方向拉,或者适合于自己继续统治的这个方向拉的。这个是印度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因为它非常宽泛。还有一个问题?

 学生:婆罗门教和耆那教、佛教的教义非常不同,甚至是相对的,这和印度文化的特质有什么关系?反之,它会对印度文化有什么影响?

 刘:有没有不同点?有的。但是,看到不同点不等于说它是相对的。从它的起源来讲,确实有一种革命性在里面,但是不能说是相对的,因为它们的经典往往是共通的,它们的一些基本理念也是共通的。比如说,Nirvana实际上和原始的那种Moksa是一样的。至于超生的意思是什么?在佛教里就有各种各样解释。这个老太太说,我为什么要信佛教?献身给佛爷,我的目的就是我超度一个好的来生。这是不是一种超度?这是一种超度,这是一种Nirvana,对不对?一个人为什么要遵循佛教的教规?是要弄通人类的行为,弄通究竟能够不能够产生一种使人看到就像没有看到这样的一种状况,能不能把世界看通、看透。你如果认为你达到这个境界,就达到了超越,你追求这个境界,就是“禅”的意思。你说我要信,就是要上西天佛国,你觉得你上了西天佛国,你就通了。所以,这个问题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这就是佛教为什么有各种不同的宗派。因为答案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的思路,这个思路就是Nirvana——涅槃这么一个思路。什么叫做涅槃?根据不同的教派它是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的,但是各种不同的解释的基本概念还是NirvanaNirvana和原来的Moksa是相通的,不是完全背离的。所以,要注意印度文化的这个特点,就是虽然你能发现各种不同,但最后你发现它万变不离其宗,仍然归到最古的印度文化传统里面去。那传统里面讲的几个问题,一个就是对于存在的荒唐性的一种非常奇特的和独特的解答;然后,它的再生或者是轮回的观念;然后,对于那个种姓制度的社会存在的一种认可,而且是服从。像这样的一些基本特点,在印度文化里都有,你说佛教文化是不是对它挑战的?是文化挑战。佛教就真正地搞得完全平等了吗?未必!尤其在密宗里面不是这么一回事,对不对?但是我们不要过分强调它的不同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中国学习佛教的时候往往就分不开这是佛教的,还是印度文化传统或者婆罗门教的东西,很难把它区分开的,但是我们只好一点一点地来呀,慢慢地去区分,不能区分的还是不能硬区分。

 学生:我先提一个否定,还有两个问题。否定就是,昨天您讲的中国也有什么士农工商这些阶层,说中国没有形成一般的种姓制度是因为它没有被主流文化所接纳。但是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不妥,我认为士农工商本来就是主流文化的产物,而且它的界限非常明显。像商人也是非常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进入仕途,“学而优则仕”嘛,孔夫子说了。我个人观点是它能够同印度的种姓制度形成阶级、阶层那种划分,而它为什么没有形成种姓制度,关键是因为它跟印度的文化提供两种不同的途径,各个阶层之间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印度是轮回,是希望把这一世做好事来换下一世,这样一种轮回制度,使现在的各个阶层保持平衡而中国,是因为中国人非常聪明,他们能创造一套又一套的制度,像科举制度,他们能够让一介寒衫能够进士及第,然后变成位极人臣,他们提供现实的途径。所以说中国各个阶层是有,但是没有形成印度的那种种姓制度,是因为中国和印度的文化诉求不同,一个是基于现实,一个是基于未来。我不知道这个观点正不正确?

 刘:从孔夫子的主流文化意识,然后道教的主流文化意识,墨子的主流文化意识来看,士农工商的区分和中国文化是有关的,甚而和儒教也有关,但是它一直没有成为主流。中国的主流文化不会承认这个东西的。我们孔子什么时候说过“士农工商”啊?他说的话,也不过就是分工不同,他没有说这里面有种姓的差别,也没有说这里面一定有这个死硬的婚姻的界限在里边。

 学生:在印度最早的上古时代没有种姓制度,也是通过后来社会分工才产生的。

 刘:对。

 学生:中国的士农工商也是通过社会演变才产生的,我觉得它们有种相似性。

 刘:我同意!我同意!就是说这里面有相近性,但是你说士农工商是不是就是中国的种姓制度了,好像还不是吧!对不对?各种社会都有,你说在西方的时候,国王就是国王,贵族就是贵族,骑士就是骑士,中产阶级就是中产阶级,农民就是农民,对不对?你说那就是种姓制度?

 学生:我没有说那是种姓制度。我是说没有形成种姓制度不是因为它没有被主流文化接受,是因为它有一种另外现实的途径让各个阶层能够流动,下层阶级进入到上层阶级。

 刘:这个你就要问那些对主流文化认可的人。儒学有没有支持过这个中国的种姓制度啊?

 学生:我觉得佛教它倡导众生平等,而在种姓制度下后面的等级完全是受压迫的,我觉得按马克思的说法佛教更有群众性。

 刘:对呀!

 学生:为啥它最后反而被迫跑到外面去呢?

 刘:大家要注意这个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文化是从下往上移,还是从上往下移的?同意文化和文化价值观是自下而上的,举手!没有了?自上而下的,举手?非常好!直到二十世纪计算机时代到来,以前的所有时代文化和价值观是从上往下移的,现在开始有点变化了,你同意不同意?你小青年搞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我都弄不懂,现在你们成主流文化了,我被边缘化了,对不对?有没有这回事?有没有这回事?我哪里能弄懂你们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是在二十世纪后期,尤其是二十一世纪,文化和文化的价值观是自下往上移的,这是一个现象。但是,你要注意文化自古以来都是自上往下移的,什么原因,你去研究,我弄不懂这个原因!你说裹小脚,你说普通的老百姓——农民她会裹小脚吗?何必到后来农民裹小脚比士大夫还裹得还厉害,为啥?因为它这个价值观是从上往下移的。

 学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刚才那位同学提到一个“责任”,我非常赞同,而且您说得慷慨激昂的。为什么您说中国文化是一种责任的文化?

 刘:责任文化就是对权利文化、对权利非常忽略,而且对权利非常漠视的一种文化。

 学生:您不觉得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缺陷吗?中国的责任文化是没有自我的文化。

 刘:我个人感觉到在谈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要轻易地去下道德结论。不要轻易,尤其是我们搞社会科学的,它就是这么不同,你就不要说这个就好,那个就不好。你就觉得以权利为中心的文化就是好?

 学生:不!不!不!我只是觉得。

 刘:因为我们是以责任为中心的文化,所以现在我们要加强权利观。但是,加强权利观很容易造成这也是我的权利,那也是我的权力,对不对?你的权利就大于天了。这个就是要出的问题,对不对?中国人的权利意识是不是很弱?权利意识是很弱的。但是西方人的责任意识弱不弱?也很弱的。Don’t ask what government can do for you but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government!就是告诉你,要想想你自己的责任。嗨呀,美国人高兴呀,我们的总统说的话我也很赞同,你要他做的时候,他做吗?他做吗?他真想吗?我要做些什么事来为government,没那个事,那就好!我的意思是说不要轻易地下道德的结论,把这个问题想得复杂一点。你就看到有这么一种不同,然后看到这种不同而引起的这种文化分层的现象,然后你提出自己的某些主张,你不要说这难道不正是中国文化的弱点吗?你说的话有啥用?这至少不应该是一个历史学家应该说的话,你说是不是?这小伙子挺有意思。很好!

 刘:在座的有没有昨天问语言逻辑的那个同学?

 刘:我挺喜欢这个同学的会话。我就要告诉你一句,就是说ConjugationDeclension,这个在中国叫什么?动词的变化叫什么?中国中文?

 学生:动词的定位和名词的变格。

 刘:动词的变位和名词的变格,英语叫declension and conjugation,对不对?拉丁语你知道吧?

 学生:我知道。

 刘:拉丁语的动词和名词的变化大概是最复杂的,你能给我一个古罗马伟大哲学家的名字吗?

 学生:但是他们的法律非常健全,要知道它这个法律非常具有完善性。

 刘:小伙子还真知道。但不是哲学家吧?不是哲学思维吧?就是它没有直接的关系的。罗马文化对整个西方文化的贡献,罗马法是一个很重要的侧面,还有一个就是共和制。但是从纯逻辑思维的角度来讲,我们找不到很重要的罗马哲学家,罗马哲学实际上是怎么样?是对希腊哲学的一种重新发明和重新诠释。所以语言和哲学有没有关系?有一定关系的,但是不要把它极端化,不要把它两极化,就好像我们这种文化、我们这种文字就没有一种抽象思维的可能性了,这不是的。现在任务是我们要正确地理解人家的意思,而不是乱翻,翻完了以后扭曲,扭曲了以后就乱讲,乱讲了以后就搞得大家以后都不愿意来听哲学课了。哪天有时间我来给大家讲哲学。保证把非常复杂的东西讲得简简单单。哦!原来这么回事,没那么复杂嘛!是,本来就没有那么复杂啊!只是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就整得乱七八糟。

 学生:关于生存两难的问题,我觉得每个人都会遇到。那么印度人回答说就凭自由意志,但是最后结果就是要承担后果。那么其他的宗教的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刘:第一,这是古代的印度,上古时代印度人的智慧,但是这个问题是有人类普遍性的。中国人你说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中国人是怎么看的?如果我们中国人遇到了这样一个两难境地,你怎么看?给不给你一个自由意志去选择呢?你去想好了?没有了,你同意不同意?没有了,我们的话马上就会有人像范跑跑一样嘛!马上就会有人跟你讲这个不对,这个不对,那个不对,我们从来就是有一种明确的道德规范的,对不对?真的你们一家人都落水了,你应该救谁?救老爹!因为老爹老了,所以当爹的好,对不对?中国人总是有这样一种比较明确的答案,但是这个答案对不对,那是另外一回事,可不可商榷,这是另外一回事。然后再说别的文化,西方人呢?西方人现在很清楚,我当然有自由意志的选择了,但是选完了以后我应不应该顾及后果呢?后果跟我无关,对不对?为什么?我有绝对的自由意志啊!

 学生: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就是有人问穆罕默德说:“我要信奉安拉的时候,这个骆驼跑了,我是要信奉安拉呢?还是要拴骆驼呢?”然后穆罕默德就回答说:“你要信奉真主,同时要拴住你的骆驼。”所以说两个都要保证。

 刘:两全其美,是吧?如果这个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就行,对吧?我也不知道,我第一次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可能有这样一个故事。但是,它就有自己的一种答案,那么这么多的答案哪一种最好?你做出选择就好了,对不对?我是不能告诉你作什么选择。就是说各种文化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各种不同的答案,这是肯定的。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我们这个文化过多地强调了在选择以前作出一种道德的判断。一个小姑娘被一个强盗逼到角落里了,要么就杀了你,要么就被强奸,你说你要活命,还是要被强奸嘛?中国的答案很简单,你得死,你要做个烈女。这个是不是有点过分了?这个小姑娘要是真被强奸了,整个社会还应该关爱她,对不对?这是一个比较人性的一种做法,对吧?

 学生:Do you believe in any certain religion?

 刘:你要问我到底信哪一种宗教,我只能说我不知道。

 学生:What’s the nature of religion? Do you agree with the idea of that our Chinese people are losing our faith, which is that our faith is to wane or something else? Do you agree with that? Do you really believe in Marxism? Everyone here is talking about religion and faith. Do you really believe in that?

 刘:OKMy answer is this: Religion is something for you to believe. There is no need for you to prove it is right or it is wrong. That’s it. Your belief doesn’t subject to any scientific examination. You believe. That’s it! But science is different. Science is something you must understand that it has a percentage of truth even if this is the ideology to believe. No science is absolutely true. Nobody can claim that. Do you agree?

 学生:Yes.

 刘:Someone claims that he is your real father. DNA test gives a 99% possibility! Oh yeah! I agree he is my real father. But doctor says: “No, the test indicates 95.1%.” At that moment, your standard is 99%. In the other case, you got a cancer, doctor says you have 3 month to live. There is a new medicine which offers only 5% of the same patient the possibility of recovery. Are you going to use that? Yes or no?

 学生:Yes.

 刘:So at that moment, your choose standard is reduced to 5%. This is everybody’s case. You buy a lottery ticket; your winning chance is one out of 10 million. At that time your choose value is about one out of 1million. This is who we are, human beings. Am I still a Marxist? If I have to acknowledge, am I 100% Marxist or not? Now my answer is this: Marx is a great social scientist. Do you agree?

 学生:Yes.

 刘:Marx is not Jesus. Do you agree?

 学生:Yes.

 刘:This is why when we try to embrace Marxism, it does not mean we have to be 100% Marxist. Marxism itself is subject to scientific testing. According to my knowledge, Marx is still one of the best social science scholars for the past 2 or 3 centuries. One of the best. This is why to a great extent I still embrace some of the very important judgment made by him. 100% is not necessary. Did I answer your question? As to religion, am I religious person? I don’t think so. Why? Because I know too much. But do I sometimes feel that something beyond human experience exists? I do have such a feeling. Do you understand? This is why on the one hand I don’t believe I am a religious person, on the other hand I respect everybody else’s religion. Ok! This is my answer to my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is is my answer to you.

 赵:好了。今天下午刘文溪教授又为我们作了非常精彩的报告。大家表示感谢!鉴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做总结了,请大家回去自己总结并思考刘文溪教授所讲的东西!下周刘文溪教授还要讲,请大家到时候去参加,谢谢!